大量的工匠聚集,使得越來越多的工具被普及,從而利國利民。
過了不知多久,閻應元帶動這馬車,興奮地迎接朝廷的大匠們。
“組織部?”閻應元聽到這,有些發楞。
新增添了一部,而他這個順天巡撫,正當其實,剛好可以升官至組織部。
“您老不試試?”
傳話的人,揮舞著胳膊道:“其也是六部的標準的用人,作為踏板,著實不錯。”
“算了。”閻應元嘆道:“陛下對於北方掌控頗多,一切都在其心中,莫要強求。”
“與其耗費大量錢財追求這些,還不如多弄一些水磨,水車來,他們輸送水源倒是很快。”
言罷,閻應仁忙活起來,對於組織部,也不再去管。
可惜,一道聖旨,從玉泉山而出直奔其而來。
“陛下召見?”
閻應元一驚,迫不及待地來到玉泉山,接受皇帝的召見。
等了良久,閻應元才見到皇帝,他跪下道:
“臣,順天府尹閻應元,叩見陛下——”
“起來吧!”
皇帝瞥了一眼臉色黝黑的閻應元,道:“聽說你最近和工部的人走得緊?”
“工部新制出了風車磨坊,僅僅憑藉著風力,就能夠研磨小麥脫殼,不知省卻了多少人力……”
“另外,京城吃水困難,各河水重,且鹹厚,微臣巡查了一番,覺得可以在北孫河一帶取水,那裡乾淨的很,吃起來也不苦……”
閻應元彙報著工作,井井有條,凸顯其能力。
“順天府最近戶口大增,田地也增加不少,你這順天府尹,是有功的。”
皇帝讚賞的看著他,真不愧是一名幹吏,做的事還真不少。
順天府尹作為京畿之地,歷來是高配的,為正三品。
也就是說,其再升兩級,就是正二品的一部尚書。
越級提拔,也是正常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