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知驚了,臉色驟變,背井離鄉是很痛苦的。
“我是讀書不多,但也知曉,在蒙元之前,雲南就非中國之土,如今不也成了王化之地?”
孫可望擺手,企圖說服他。
楊長知作為他手下的文臣之首,不把他說服,底下的文吏們可就不幹了。
“大王,早在前秦時,雲南就有楚大將建立的滇國,兩漢置雲南郡……”
“好了,我只知道,在漢後,唐宋這千年間,雲南都非王土。”
孫可望可不上當,直截了當道:“東籲雖小,但卻是咱們真正的地方,明人到時候還敢南下?”
楊長知猶豫了。
對於紹武皇帝那雷厲風行的手段,他是早有耳聞,那些勳貴、大臣們,還在廣西種田呢,他這樣投逆的文臣,更是後果難料。
與其這般,還不如直接南下。
“可,大王,東籲比雲南還要荒蕪,崇山峻嶺,瘴氣瀰漫,怕是難以長存。”
雲南雖然不咋地,但還是有平原的,還有一座滇池,也算個小糧倉。
但如果想那些宣撫司那般的地界,他寧願自殺謝罪,也不想自家人去那受罪。
“我派人去孟養、木邦去問了,東籲分為上緬甸、下緬甸,其中上緬甸為高山,而下緬甸就是平原土地肥沃,東籲國勢日趨衰敗。”
“不然,木邦等土司,也不會降服於朝廷。”
談到這,孫可望自信了許多。
實際上,從入主雲南後,他就琢磨著怎麼統治雲南,以及日後怎麼應付明軍。
別看他在雲南摧枯拉朽,但只是對付一些軍戶和蠻軍罷了,如果真的對付明軍,尤其是北伐成功之後明軍,那就難上加難。
尤其是缺乏火器,對陣著實吃虧。
日夜思量著後路,終究發覺,東籲國(緬甸)著實不錯。
木邦、孟養等土司能帶路,打到下緬甸去種田,
白文選早就派人送信,言語明軍實力雄厚,本可一鼓作氣,但如今竟然只是造投石車,日夜投石,這種謹慎情況下,更是難對付。
平夷衛兩萬人,頂多能守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