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九十八章一魚兩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一魚兩吃 (1 / 3)

“糧票不得不大規模發行啊!”

如果說宋元明時期的紙幣是信用貨幣,那糧票充其量就是個兌換卷。

雖然只是兌換卷,並不是真正的貨幣,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糧票的流通價值大增。

當年拿破崙終於在滑鐵盧大敗,長年累月的對法戰爭同樣也拖累了英國經濟,英鎊大規模貶值,於是黃金向歐洲大陸極速流動,從而導致英國本土黃金缺失。

即,黃金在歐洲的價格高於英國的價格,所以導致黃金外逃。

這種情況下,紙鈔英鎊正式誕生了,其就相當於銀行卷,可以憑紙鈔隨意兌換黃金,從而塑造了誠信。

糧票也一樣,隨時可以兌換的屬性,讓其在借貸、支付中,具有極大的誠信。

遺留在現在,如港幣上,依舊有憑票即兌的字樣,許多人以訛傳訛之下,就說其不是貨幣。

如果使其成為真正的貨幣,就還須加一條:允許糧食自由兌換糧票。

但朱誼汐明白,這不現實,短時間內,他也不想糧票如此大規模發行。

況且,糧票只是暫時之策,發行英鎊那樣不舒服嗎?

所以,日本,南美等銀礦區,必須收入囊中。

太倉的三百石糧食,足以發行一千石糧票了。

下定決心大規模發行糧票後,皇帝的諭旨就抵達了內閣。

就此,內閣立馬起了爭執:決不能讓太倉成為皇帝斂財的工具。

沒錯,內閣三人組雖然預見不到糧票對經濟的巨大促進,但卻深刻明白,糧票中隱含著大量的利益。

掌管戶部多年,一手締造了商稅司,閻崇信昂首,果斷地說道:

“糧票雖然即兌,但北京、天津,卻距離通州等糧倉甚遠,再者說,即使兌換,那些人也不會全部擁擠而上。”

“這樣的距離差,時間差,以及人數差上,太倉三百石糧,發行兩倍的糧票,綽綽有餘。”

“你是說,只要一百萬石糧食,就能使動用三百萬石糧票?”

張慎言一驚,臉色動容。

對於他這樣的儒官來說,如此的商業手段,簡直如同鬼神一般恐怖。

“陛下若是亂來,發行千萬,甚至兩千萬,太倉必然不足兌換,而朝廷不僅失信於民,糧票這種好東西,更是被白白浪費。”

說到這裡,閻崇信一臉緊張之色。

“肥了內帑,虧了朝廷,你是這等意思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