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一個大漢悶哼道:“只是那偏僻地,哪有咱們皇城根下快活,老子寧願當乞兒,也不去那地……”
說著,碎末泡的茶一口就飲下,氣勢十足。
“嘿,你想的倒是挺美的。”另一人冷聲道:“那五城兵馬司如今都專逮乞兒,聽說一律弄到臺灣府去,跟那紅毛過日子——”
聽到這,朱靜會心一笑。
臺灣府初設,朝廷的版圖是大了,但卻沒人樂意去。
一府之地,民不滿十萬,還被紅毛治過,千里迢迢的跨海,這哪是當官,簡直是活受罪。
聽說要選官去臺灣,吏部這些時期門庭若市,人人都不想去。
最後皇帝也覺得荒唐,直接點了崇禎十六年的狀元楊廷鑑為臺灣知府。
這下,崇禎時癸未科的進士步入朝廷眼簾,也是為了給這些逃官而歸的年輕進士們一次機會。
即,但凡沒有汙點的進士,一律授知縣缺,逢缺即補。
這般想著,忽然就見兵馬司兄弟們開始清理街面,不一會兒,就見一騎飛奔而來,身上插著旗子,用力賓士。
也不需要喊,更不需要讓。
似乎是習慣了,不一會兒街面上就恢復正常。
“察哈爾部——”
朱靜渾身一震,立馬就奔跑而出。
“誒,客……”小二剛想攔住,酒店桌面上已放了一銀毫,瞬間樂開了花。
此時,御花園中,皇帝半躺著,曬著太陽,身旁都是一群花,呼吸都帶花香味。
面對規矩和傳統,朱誼汐總是喜歡打破,尤其是接見大臣時,他總是喜歡來到殿下,呼吸著新鮮空氣。
而且對於大臣們來說,壓力也減輕了許多,也更從容了。
而在他的面前,則站著新任的臺灣知府,崇禎十六年的狀元,四十歲的狀元楊廷鑑。
雖然中狀元時距今只有五年,但如今的他卻是年逾半百的老頭了。
這也是朱誼汐放心讓其當知府的原因,年紀大了,穩重。
當然,看著這鬍鬚夾雜著白色的狀元,朱誼汐也不禁思量,科舉不限年紀,於國不利啊!
“臺灣府雖說有四縣,但雞籠、淡水猶如村落,澎湖只有千餘漁民,只有大員才是真切所在……”
介紹了一番臺灣的情況,皇帝見他態度端正,不由問道:“你覺得臺灣知府的如今的職責是什麼?”
這是考究嗎?
楊廷鑑思量一會兒,拱手道:“回稟陛下,臺灣新設,在微臣看來,最重要的就是處理蕃人和漢人的關係,其次則是遷移百姓填充實縣,增加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