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六十四章官吏合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四章官吏合流 (1 / 3)

從宋朝開始,官吏分野,吏員除了正式的經制外,如倉大使,驛丞等,其餘的差役,換句話來說就是臨時工。

沒有編制,沒有俸祿,但卻屬於賤籍,只能依靠手中的權力來拿錢。

而如今皇帝召開省考,那就等於給胥吏們一個編制,這時候,吏部自然得上場了。

王應熊坦然道:“雖說是卑賤之官,不入品流,但到底是朝廷命官,也是要入吏部之籍,防止假冒。”

人事權方面,吏部自然爭取不到,但有了官籍,自然也得入吏籍。

如此一來,日後吏員入流,也好有個憑證。

“官員有敕牒(委任狀)、告身(身份證),吏員也自當如此。”

皇帝嘀咕道:“可是巡撫衙門並無常職屬吏,交於其人,豈不是私署?總不能讓吏部在地方開設分衙吧!”

“這……”王應熊一楞,也被皇帝問到了。

雖說巡撫成為常職,位居一省之長,但到底還是京官,其本職是御史,巡撫地方只是差遣。

也就是說,巡撫並沒有專屬衙門以及屬官,只是一些聽用的雜役,以及自己僱傭的幕僚。

用一個人的開支來統御全省,這真可謂是高招省錢。

王應熊沉默一會兒,才道:“若是設立巡撫衙門,雖說正印官之任在吏部,但胥吏等卻在地方,怕是……”

話語中透露的小心翼翼,又有些畏懼。

說白了,巡撫對於地方官最大的許可權,就是考評權,能不能升官,全靠巡撫的點評。

所以,巡撫衙門的設立,怕是會讓巡撫權力膨脹,以至於外重內輕。

“無礙。”

皇帝搖頭道:“按照我的意思,省考之後,胥吏異地而任,分散開來,其之考評,不在巡撫,而在各地主官,以及按察司。”

“而巡撫一職,則漸漸偏離,成為一省主官,那就讓他們主政一方,不再作監察事。”

“除此外,巡撫之權就交給巡按御史吧!”

巡按御史四個字一出,王應熊為之一怔,雙唇微張,欲言又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