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十七章草原治理方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草原治理方案 (1 / 3)

龍船抵達揚州時,朝廷對於青海地區的處置,也商議出結果。

即,撤除西寧衛,新建西寧府,隸屬於甘肅省。

如果說是在其他地方也就罷了,但西寧可是河湟谷地,足以養活上百萬人,可以說偌大的青海地區,也只有這裡適合農耕了。

所以,內閣決定遷移陝北、四川的百姓,約莫十萬人去往西寧府,夯實大明的根基。

而且由於李自成拿下土默特部,至少掌握了數萬韃靼人,所以必須以西寧作橋頭堡,糧食基地,把戰爭隔離出陝西。

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朝廷自然理所應當準備齊全。

至於漠南地區,則新設漠南行都司。

沒錯,施行衛所制的行都司,軍政一體。

雖然說從紹武元年開始,全國範圍內開始了撤衛改縣,大量的衛所被裁撤,從而編成州縣。

朝廷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兵戶轉為民戶,擺脫了沉重的壓力,唯一受損的只有兼併土地計程車紳。

只是內地可以這樣做,但邊疆地區,根據朱誼汐的觀察,衛所制反而比州縣制更為適宜。

例如貴州,在唐宋元時期還是西南夷,到了明朝竟然建省了,而地方賴以為支援的,就是開拓的衛所兵團。

因為衛所制而牢固的省份,包括雲南、貴州、甘肅,這些土地納入中土,不過是元朝開始,而奠定根本的反而是明朝。

即使是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時期,南詔國可是跳脫得很,也難見其征服,甚至打了敗仗。

所以,擁有後世眼光的朱誼汐看來,衛所制兵農一體,其實就是中國版本的開拓進取運動,第一代西部大開發。

漠南行都司的設立,建立衛所,城池,遷移兵戶,等到時機成熟,自然就可以編戶為省了。

“那漠南行都司由大同總兵管轄?”

閻崇信看著皇帝一臉笑容,雖然不知曉是什麼沒事,但他依舊陪笑著。

“大同、宣府同為宣大總督管轄,豈能再管漠南?”

一旁的張慎言忙開口道:“依老臣所見,可按照國朝慣例,以都指揮使管轄之。”

“兵戶制所在殘存在漠南,但朝廷哪裡還有都指揮使?只有總兵可任。”

趙舒搖搖頭,一言就否了,

實質上衛所制的廢除,就是在總兵取代都指揮使時,就已經成為事實,沒有權力的衛所,只能任由朝廷擺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