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名頭,讓其保持原樣,他是土默特左旗、右旗,咱們就是土默特左衛、右衛。”
“提拔一些聽話的,殺些跋扈的,立下了威,到時候豈不是歸化城就再也逃不了?”
“妙啊!”
劉廷傑大叫一聲,興高采烈地將這套計劃呈給皇帝,然後帶著軍隊,氣勢洶洶地向著歸化城而去。
有嚮導,水源不缺,有指南針,方向不變,大軍順著路線,席捲了一路上的部落。
殺不服,裹挾青壯,宰殺牛羊,走一路,殺一路,吃一路,彷彿蝗蟲一般,越卷越大。
而對於蒙古貴族,無論男女老少,全部被抓住,絕不肯放過一人。
而繳獲的戰利品,劉廷傑也知道韃子的見利忘義,所以毫不吝嗇地分下一半。
於是,第一批被裹挾的青壯們發現,自己這一路走來,不僅沒什麼損失,反而賺取了不少的家產。
而失去家產,淪為戰利品而一無所有的新一批青壯,只能想著劫掠下一批,賺回本來。
如此一來形成了惡性迴圈,裹挾的青壯越來越多,戰利品也就越多,而對於戰爭地渴望也就越多。
不知不覺中,許多蒙古人忘記了自己是俘虜,自然而然的加入軍隊打仗,繳獲戰利品,再分之。
到了最後,甚至有青壯主動加入,根本就不需要俘虜。
而土默特左旗、右旗的都統們,只能收縮兵力在歸化城,等待著戰爭的到來。
並非是他們不想跑,實在是此時的漠南地區是草原最肥美的地界,他們捨不得。
而且,統一漠南蒙古之後,滿清給諸部劃下地方,北邊是喀爾喀蒙古(打不過,荒蕪),東邊是察哈爾旗(仇敵),西邊是河套的鄂爾多斯部(也打不過)。
偌大的草原,脆弱的土默特部,竟然無路可走。
況且,如果不打一仗就跑,怎麼在滿清那裡交代?
所以,無論如何,必須得打一場。
而很不幸,在歸化城西南方向,一百餘里的地界,擁有兩千帳的布扎爾,湊巧被遇上了。
看著眼前烏泱泱的大軍,布扎爾慌了:“老子距離歸化城一百餘里,怎麼也輪不到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