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二十九章北伐進行時(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北伐進行時(下) (1 / 3)

尤世威等人在山西勤懇地募集糧草,就是為了參與進入收復北京的勝利果實之中。

就算北京沒打,但沿路懾服蒙古部落,再收復宣府,順便南下北直隸,這些都是功勞啊!

再也沒有比光復領土來得功勞大了。

當然,北京也確實饞人,據他所知,如果不出意外,朝廷會為這場仗,開出八點的功勳。

這是繼南京之戰後,功勳點再次突破至八。

怎麼不讓人垂涎?

時間就在一點點的流逝。

及至八月初五,堪比烏龜賽跑的明,軍中抵達了天津衛。

天津衛的由來,不用贅述,明成祖朱棣渡河南下,謂之為天子津渡。

而此時天津衛,一分為三,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等到原歷史上順治九年才三衛合一。

當然,天津的特殊口音來歷,一則是當年遷都時,從南京來的淮海軍戶,二來則是清末李鴻章為北洋大臣,駐軍天津,其麾下的淮軍再入。

所以,一入天津,許多兵卒立馬就覺察到了熟悉的味道。

口音相似,就能解決人與人的隔閡。

如此,李繼祖也就放下心來。

他叫來李應仁,開口道:“天津作為要地,必須要有人鎮守。”

李應仁心頭一震,這是要排除我收復北京?

果然,李繼祖的話沒有出乎他的所料,直接道:“李總兵,據我所知,貴軍新立不到一年,更是有大半人等操練不過兩月。”

“恕我直言,如此兵馬,很難與那些蒙古人、滿清人作戰。”

聞言,李應仁握緊拳頭,臉色漲紅,猶豫再三,只能低頭。

他這般乾脆利落的認下,也是有原因的。

在打完滄州後,路上的一些縣城也就不足為慮,但依舊抵抗不停,誓死拼命。

這時,興濟縣猶不投降,李繼祖就不準備讓京營等精兵出馬,而是讓新來的皮島兵去打。

諸軍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榆園軍和皮島軍,而在兗州數月,他對榆園軍已經深入瞭解,只有皮島軍例外。

所以這是一場考驗。

結果,上萬人的皮島軍,打區區一個千人駐守的縣城,竟然打得你來我往,僵持了一上午。

最後還是河南軍一個衝鋒了事。

這樣一場實戰,不僅暴露了皮島軍攻城能力不足的問題,更是顯露出其虛胖的特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