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各打五十大板,但實質上卻是對李繼祖的保護。
皇帝態度很明確。
朝野自然明白其心思,一個個偃旗息鼓,不作他想。
南京城則因為即將舉行的殿試而再次轉移了話題。
不過,對於朱誼汐來說,有一件事,倒是值得關注。
信陽府的歸服。
即紅娘子為首的李家軍, 決定徹底的歸順朝廷,不在維持半獨立的狀態。
一應的官吏任免自然由內閣來操心,皇帝反而閒了下來。
“就封紅娘子為正四品誥命恭人吧!”
想到這,皇帝突然又道:“再晉封其為河南總兵。”
“是!”
按照明朝的規矩,那個內閣提出建議,秉筆太監硃批, 掌璽太監蓋章,翰林擬旨。
如果皇帝勤政, 完全是可以直接忽略內閣, 直接硃批蓋章,直接就可以分發下去。
內閣的“票擬”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就算沒有內閣的“票擬”,整個流程依然能夠執行。
正因如此,明朝的內閣在制度設計上就沒有擁有能駁回聖旨的“封還權”。
即六部給事中,他們擁有法定的封駁權。
內閣實際上就是文官的首腦,離開了內閣就相當於拒絕與文官合作,給實中看不到內閣票擬,聖旨就被駁回。
所以,皇帝的聖旨,內閣都會過一遍,做到心裡有數,基本都會被執行。
而清朝的內閣, 則把翰林學士的職位搶去了, 專門負責草擬聖旨, 形成了擺設。
“陛下, 李巖已有正室!”
這時, 羊樂忍不住說道。
“紅娘子是妾室?”
朱誼汐一驚:“按你的意思, 他的正室還活著?”
“是的!”羊樂忙道:“還活得好好的。”
“那就一同加封為恭人夫人吧!”
皇帝擺擺手,不以為意道。
旋即,朱誼汐對於科舉來了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