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弘光二年的十月,忙活到了紹武元年的四月。
在濟寧、兗州一線,明軍與清軍對峙了近兩個月,誰也奈何不了誰,戰事這才偃旗息鼓。
本來,明軍乘勝追擊,狠打落水狗,士氣低迷的清軍只能且戰且退,無法組織防守
而吳三桂在山東休養生息多日,兵馬養的是膘肥體壯,三萬大軍一朝抵達前線,給這場戰役畫上了句號。
疲憊的明軍也無力再戰,只能在濟寧以南的師家莊、魯橋鎮一帶組織防線。
與戰爭之前相比,陣線前移了上百里。
除此外,魯西南一帶,即曹州、曹縣、定陶、城武、單縣、金鄉、魚臺,六縣一州之地,全部被光復。
也因此,一直在魯西南地區活動的榆園軍,也正式的納入了大明旗下。
即,大明下轄山東省的軍戶,張七為兗州衛指揮使,任七為青州衛指揮使。
規模龐大,人數達到兩三萬的榆園軍,至此一分為二,也算是一種制衡之策。
“叩謝陛下隆恩!”
兩人按照之前學的禮儀,顫抖地行禮,此番能夠見到皇帝,對他們的衝擊是巨大的。
“雖然按照國超慣例,軍戶是沒有糧餉的,但如今畢竟大為不同。”
低著頭,聽到皇帝說沒有錢糧,兩人臉色蒼白,心頭一冷。
旋即皇帝來個轉折:“爾等之軍,就按照守營來吧!”
“那,陛下,守營是多少?”
張七厚著臉皮問道。
“無禮——”“放肆——”
一旁的眾將聞言,紛紛呵斥。
唯獨皇帝擺擺手,依舊面不改色,嘴角含笑:
“我將軍隊,分為京營、守營,京營之前也叫戰營,爾等為守營,即每個小兵,每月即有五百文錢。”
見到張七、任七二人面露驚詫,朱誼汐繼續笑道:“你們二人作為一衛指揮使,正四品,每月應有都一百二十兩白銀,即如今的一百二十塊銀圓。”
“即年俸一千四百四十塊。”
“至於糧食,武器,衣裳等,朝廷也會分發下去的,你們莫要擔心。”
此話一說,兩人瞬間放下了心,臉上的笑意怎麼也藏不住。
雖然不懂得朝廷的俸祿標準,但縣太爺的俸祿他們還是知道,一年不到百兩,他們比縣太爺可厲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