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大同的姜總兵,也心向朝廷,頗有幾分反正的心思。”
“姜瓖?他不是統轄大同、宣府等地的兵馬,飽受重用嗎?”
“您有所不知,他實在是有苦難言……”
於是,商人介紹了一番其處境,劉廷傑才恍然大悟。
姜瓖先投大順,又投滿清,這等牆頭草的做法根本就得不到信任。
當年阿濟格出兵陝西,他不僅要出錢出力,還討不到好處,其後,仍舊委以總兵職務,但軍權在清將吳惟華手中。
去年阿濟格平定喀爾喀蒙古叛亂,也抽調他的兵馬,使喚的比狗還要勤快。
其他的如錢糧配給不足等,更是不一而足。
當然了,除了他自身的處境之外,南北形式的改變,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牆頭草的屬性再次爆發,想要回到他的大明朝。
待找來副將商議時,副將卻認為需要重視。
“想的倒是不錯!”
劉廷傑搖頭,不屑道:“恐怕陛下也難容他。”
“伯爺,淮安這場戰事,許多人怕是又得加官進爵,您可沒參與到啊!”
副將不由建議道:“如果拿下了山西,您可是先鋒,主帥,一個侯爵豈不是手到擒來?”
“還得聽朝廷的。”
劉廷傑為之心動,但想了許久,還是決定熄火,一切交給朝廷決定。
這軍中,不知多少雙眼睛在盯著他呢!
誰料,兩三日後,來自南京的聖旨抵達,加蓋了參謀司的印戳。
一句話:著令劉廷傑、尤世威二人,配合錦衣衛,東進山西,與反正的姜瓖配合,拿下山西。
隨之而來的,則是尤世威支援的萬餘兵馬。
面對滿臉堆笑的尤世威,劉廷傑心裡直罵娘,好好的功勞被分成了一半,誰能嚥下這口氣?
不過,從西安轉運而來的兩萬石軍糧,倒是讓他鬆了口氣。
“朝廷準備一鼓作氣,趁著滿清兵敗之際,趁機拿下山西,從而威脅北京。”
尤世威也不緊張,反而拿出了一張大地圖,指著山西道:“山西全境高屋建瓴,大同、太原拿下,其餘諸城就不足為慮。”
“而透過大同,則可以透過宣府,威逼京畿,而朝廷再從山東北上,兩面夾擊,滿清絕對難以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