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困難重重,但對於山陽的攻城,卻不止是佯攻,而是真切的實攻。
不過攻城力度卻少了些許。
趁著這個機會,豪格帶著萬名騎兵,一人三馬,帶著口糧,黑夜而走,繞過了山陽城。
十來萬人的清軍少了萬人,絲毫讓人看不出來。
而在此時山東境內。
吳三桂北上,擺脫了攻城的困境,開始如同黃牛一般,任勞任怨的剿滅賊寇。
幾乎每隔三五日,他就得上奏朝廷,敘述自己的戰績,並且言明自己的辛勞。
尤其是在他收復曲阜後,在山東的威望,急劇提高。
而士紳們只能捏著鼻子,提供一應的錢糧消耗,免得關寧軍四處劫掠。
半個月的時間轉瞬而過,濟南府的官吏上下催促下,他才不情不願地去往曹州,清剿所謂的榆園軍。
等到他來到曹州附近,頓時蹙眉,止住了馬蹄。
無他,此地屬於黃河以北,大量的淺灘泥窪遍地都是,黃溜溜,溼乎乎的。
戰馬若是一不小心踏入,馬蹄卡住石頭還是小事,整個陷進去也是有可能。
這比沼澤不差分毫。
除此之外,印入吳三桂眼簾的,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榆林,乾枯的,高大的,歪倒的,密密麻麻,數不勝數。
榆林加河灘,難上加難,讓人望而生畏。
“百萬畝河灘,遍地榆林,即使是本地人,也很難走出去。”
方以琛搖搖頭,騎在馬上,伸出右手,指著榆樹道:
“而且,在這些榆樹之下,還有縱橫的地道,你不知出口在哪,陷阱在哪。”
“若是魯莽地闖進,只會撞得滿頭包,所以榆園賊不時偷襲出擊,打不過時就鑽回地道逃跑,讓人無可奈何……”
“那就沒法子了??”
吳三桂撓了撓頭皮,大氈帽下,頭皮依舊有些發涼,還有點漏風。
即使是兩三年了,他還有些不習慣剃髮後的樣子。
“那倒不是!”
方以琛搖搖頭,露出一絲無奈地笑容:“這種法子,知道的人很多,只是有傷天和,沒人敢用。”
吳三桂來了興致,忙追問道:“哦?到底是什麼方法?我倒是好奇了。”
“火焚榆園,掘黃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