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短短時間,這十萬大軍何來呢?
原來,楚玉在兗州府一直不見起色,旋即就來到濟寧附近轉悠,就聽聞到了曹州(菏澤)附近,有一夥榆園賊。
由於大明萬曆年間開始天災人禍不斷,曹州等魯西南一帶土地大片荒蕪,無人耕種,成為荒地。
這裡瀕臨黃河故道,水源充足,土地也較為肥沃,隨著時間推移,這裡形成茂密的榆樹林。
張七、任七為首的賊軍利用茂密的榆園作掩護,還在地下挖掘縱橫交錯的通道,不斷的襲擊官府,勉強求活。
隨著滿清入關,榆園軍又大規模的襲擊清軍,蔓延到朝城、觀城、鄆城等魯西南一帶。
直到如今的順治四年,規模達到了十萬之巨,地方不能制。
縱橫天下的八旗,乃至於關寧鐵騎,對於泥濘的河灘,縱橫隱匿的地下道作戰,更是完全無奈。
由此只能縱容其坐大。
楚玉獲知其名後,驚喜不已,忙不迭前去串聯,並且用蘿蔔印,冊封張七為兗州衛指揮使,任七為濟寧衛指揮使。
當然,這也只能糊弄下這些榆園軍,大明的衛所基本上橫跨數府,山東更是海防衛所在,兗州衛、濟寧衛根本就不存在。
不過,在這亂世中,官職的增減也是正常的。
但張七、任七二人,本就是地方小民,哪裡識得這些,一聽當成了世襲的指揮使,立馬喜笑顏開,推心置腹的歸降大明。
於是,兗州府各地開展的光復行動如火如荼時,榆園軍,這隻從崇禎十三年就開始活動的賊軍,偷偷摸地來到濟寧。
“濟寧地處運河要衝,每日經過的漕船不計其數,其大半又運有軍糧,對於貴軍來說,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楚玉側過頭,看著一旁的兩位身著軍袍的大漢,不由得笑道。
張七與任七二人,一胖一瘦,但臉色同樣處於枯黑色,手上滿是繭,與普通的老農並無不同。
但此時,他們身穿將袍,雖然略顯滑稽,但多年來的領兵打仗,卻頗有幾分氣勢。
“我等在榆園吃糠吃皮,這群韃子們,卻還在到處搜刮錢糧,逼死了不少人,這回正是報應的時候!”
張七咬著牙,憤怒道。
任七也同樣如此,不過對於楚玉卻巴結許多:
“楚百戶功勞大,此次又是破了濟寧,最漂亮的姑娘,一定獻給您。”
“胡鬧!”雖然心中歡喜,但楚玉卻知曉皇帝的潔癖,日後要是被攻訐,這就是把柄啊!
“如今咱們是朝廷的正規軍,豈能還如土匪那樣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