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二年的六月初一。
剛過了子時,明月高掛,纏綿多日的黃梅雨季,似乎已經離去。
自三日前,南京城再次迎來了一陣清掃。
從內到外的清掃。
御街上,黃土鋪路,清水灑道。
上萬的親衛營兵馬,直挺挺的站著,護衛著御道。
南京五城兵馬司也一大早起來忙活,除了監督防火防盜,更是嚴厲排查盜賊、逃犯等,去除最後一次隱患。
朱謀火急火燎地來到南京,就見到這番模樣,即使帶著令牌,但也是勘磨了小半個時辰才能入內城。
作為參謀司轄下的考功、糧餉二科負責人,直到今日他才有空閒功夫,來到南京。
剛入內城不久,他就見到了同樣急切的參謀司副掌司馮顯宗。
他從河南千里迢迢而來,就是為了參加豫王的登基儀式。
“兩位,換上衣裳吧!”
宦官忙不迭地讓人服侍著,一邊輕聲述說今天的禮儀,時間等。
不過,兩人提前看了章程,倒是記住了大半。
足足說了大半的時辰,宦官這才道:“您二位就照著身邊的人做就行,多看少說就成。”
雖然是半夜,但豫王殿下已經開始起來被折騰了。
換上衣裳,少喝水,少吃食,任人擺佈。
“殿下,蜀糧已經出川,已經到了九江了。”
換好了衣裳,朱謀就飛快地前來彙報訊息。
“嗯!”朱誼汐點點頭,道:“按照既定的章程,一半運往廬州便是。”
守江必守淮,擁有巢湖這個便捷的運糧通道,廬州自然就是中心點。
又說了一些錢財的輸送工作,朱謀才儘快退下。
另一邊,馮顯宗也緊隨其後,彙報著河南的情況。
背靠潼關跟南陽,洛陽的情況比較不錯,滿清無法就糧到底,所以對於赤地千里的河南並不感興趣。
當然,或許他們也知道了方城防線的原因。
“陳統制(陳永福)知曉殿下之事,心中萬分的激動,可惜迫於局勢,不能前來恭賀。”
馮顯宗明顯為陳永福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