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該死的劉良佐,本以為他濃眉大眼,一臉方正,誰知竟然也投了賊了。”
高傑氣惱地說道。
楚玉聞言,一時間有些啞然。
江北四鎮的設定,其實就是按照能力與信任來設定的。
徐、宿的高傑,淮安的劉澤清,一個是闖賊叛變,一個是無能無節操之輩,自然頂在最北邊,充當肉盾,損耗了也不心疼。
而鳳陽、壽州的劉良佐,則是經年老將,平叛西賊,闖賊,屢立戰功,所以處於中間地帶。
盤踞在廬州,皖南一帶,甚至南京江北六合的黃得功,不僅平叛出色,更是京營出身,根正苗紅,可謂是最腹心,且忠誠的將領。
實際上,南京朝廷也沒有看錯,歷史上的江北四鎮,高傑跋扈而被陷害早死,劉澤清投敵,劉良佐在南京被陷後也投降了。
只有黃得功在弘光皇帝逃竄而來時,誓死護衛,不料被冷箭偷襲,沒了性命。
楚玉見其模樣,心中一動,忽然道:“伯爺,在下還聽說,劉良佐正愁沒有投名狀,想要北上襲擊您呢!”
高傑聞言,瞬間一驚,破口大罵道:“老子早就知道了,這小子與洪承疇串通一氣,南北夾擊老子,就不給我活路啊!”
其實他心裡都拔涼拔涼了,這還怎麼打?註定要死阿!
要不,投了滿清?雖然囚起來,但到底還有一條活路。
見到高傑一臉沉思,楚玉喑叫不好,忙高聲道:“伯爺,如今劉良佐蓄勢待發,您只能儘快反擊才是,不然其一旦出兵,就難以停下了——”
“拿下劉良佐,中都附近可是富庶的很,也不臨近運河,暫且可以安居。”
高傑皺眉,眼眸滿是狠厲。
他當然明白,被迫成為投名狀,又是落湯之雞,即使自己投降,也會被剮了,充當戰利品。
在北京苟且偷生,看人臉色行事,本就不是他的風格。
與其這樣,還不如奪了劉良佐的老巢,佔為己有。
想到這,他果斷道:“既然劉良佐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
旋即,他對楚玉吩咐道:“你是豫王的人,應該對於劉良佐甚是清楚,就由你來領頭,若是出了差錯,咱們一起共赴黃泉。”
這話說的略帶歧義,但楚玉明白高傑本來就是半桶水,就是想要利用自己,絕不放過。
苦也,本想利用一二建立功勳,不曾想自己也被陷進去了。
強忍著心悸,楚玉不得不順從。
於是,在他的帶領下,高傑數千騎兵,連夜奔襲壽州。
卻說,此時的壽州,劉良佐正是心神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