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古都,洛陽、長安、北京、南京,只有論城池,南京防禦能力是最強的。
尤其是經過明太祖朱元璋的百般修繕,可謂是極為堅固。
比如,南京的外牆,達到了誇張的一百二十公里,這是當時的世界之最。
如此一來,南京的外牆就形同虛設,根本就找不出那麼多的兵馬駐守,而且兵力攤薄,反而容易個個突破。
所以黃得功不得已放棄了外牆,只是守衛內城,即使如此,兵力依舊見拙。
內城北為長江,東邊則是由鐘山、石灰山、後湖,三者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西為秦淮河。
如此,全部的壓力,都集中在了城南。
炮聲隆隆,戰鼓不消。
在這片太平了數百年的土地上,再次迎來了戰爭。
如此的血腥,突兀,又讓人難以置信。
黃得功勉力維持。
當然,這又比原來的歷史強些。
弘光皇帝得知鎮江失陷後,立馬與馬士英商議,偷偷摸摸的離開南京,向西而去。
而如今,左良玉不曾造反,黃得功及時勤王,讓整個弘光朝廷安穩了許多。
即使如此,南京城內依舊一片惶恐,滿清恐怖的戰績,讓他們心生畏懼。
而這時,東林—復社,這個畸形的聯合體,在南京危亡之際,已然暗流湧動。
復社、幾社等,乃是秀才、舉人組成,東林黨的官二代把持,無有官職,只是負責引導輿論。
東林黨則全部是官吏組成,九成以上是南直隸人,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東林鉅子錢謙益,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抿了口茶,嘆息道:“國運艱難啊……”
“朝廷內有奸賊,外有韃虜,豈有不敗之理?”
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王鐸,則憤憤不平道:“閹賊誤國,閹賊誤國啊!”
錢謙益無奈,如今這個時候,多說無益,還是得考慮接下來的境況。
大學士蔡亦琛則搖搖頭,嘆息道:“局勢到了這般地步,還是得多為朝廷考慮才是。”
“昔年南宋敗亡,文天祥等忠貞之時,亦堅持十餘年,我等也可效仿一二。”
一旁,左都御史李沾目光一亮,微微頷首,露出一絲笑意:“國家養士三百載,該到報效的時候了。”
錢謙益微微搖頭,對此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