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漸漸而起,地面上的白雪,也不由得反射眼睛,晃的刺眼。
“傳我命令,所有人眼睛附近,都得擦拭柴灰。”
朱誼汐面對這種情況,不由得高聲吩咐。
旋即,他親自作出示範,將煮飯用的柴灰,炭灰,沿著眼睛上下擦拭起來,變成了大熊貓的黑眼圈。
雖覺得奇怪,但豫王話語嚴厲,諸將不敢違背,只能紛紛照做,並且傳下去。
到了辰時,太陽光芒愈發強烈,軍隊也紛紛出營,排好了軍陣。
明軍與闖軍之間相隔十餘里,這麼一大片的空隙,雖然有些勉強,但已然是最好的戰場了。
朱誼汐這邊,軍陣為常見的方型陣。
陣型精髓在於全部士兵同心協力、齊頭並進。
方形陣的首排一般都是盾牌手,前排犧牲後排補上,而之前朱誼汐就喜歡用重步兵抗揍,騎兵襲擊。
抗的時間長了,自然也就贏了。
不過,隨著火槍的普及,朱誼汐的將火器營安排到了最前方。
先是數排抬槍,之後則是燧發槍,身著鎧甲,輪流轉換,就如同西方的排隊槍斃一般,毅然決然地向前走。
這極大的考驗軍隊的膽量,同樣,也對於闖賊的生死考驗,比的就是誰扛不住。
中軍部分,則是重步兵壓陣,即使火器營受不住,重步兵也能壓上。
左右兩側,則是盾牌手,長槍手。
兩翼,則是遊散的騎兵營,相對於闖軍來說,明軍的騎兵相對不足。
這是一場堂堂正正之爭,也是一場熱兵器對冷兵器的上下爭鬥。
明軍上下對於豫王如此大膽的行為,揪心的很,寄希望於火器營,怎麼看上去那麼不靠譜呢?
但長久以來的服從,讓軍中不敢多言。
戰兵七萬,全部就位,而壓陣的數萬輔兵,則默默觀看著他們的表演,他們是最後的預備,決勝時刻的關鍵。
而李自成這邊,列陣的兵馬,約莫十萬。
多年來的征戰,戰爭是精銳的主場,那些孱弱的兵馬,還是留著壓陣吧!
所以,利用騎兵的優勢,他擺出了雁行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