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朱誼汐等人來到商州時,騎兵已經離開商州兩日有餘,估計是抵達了藍田。
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藍田。
其乃是武關道最後一環,或者說是最後的一個關卡,只要拿下,即可到達灞上,鴻門宴的所在地。
商州士紳再次來了一遍迎接,給予豫王很大的驚喜。
糧草雖然不多,只夠大軍半個月的消耗,但卻能節省後勤二十萬石的損耗。
沒錯,六百里的武關道,每運送一石糧食,就得損耗三石糧食,一百萬石只能抵達三十萬石。
也還是上千年來,多朝不斷的修繕,鑿山擴嶺,才能有如此的效果。
“就糧於敵,拉攏士紳,才是王道。”
朱誼汐大為感觸,立馬就作出決定,吃喝在陝西,節省後勤開支。
於是,在他的要求下,幕府刀筆吏揮墨而就,以直白的口吻寫了一篇檄文——告陝省百姓書:
“曉諭陝省父老,誼汐本乃秦藩遠支,苟全性命於亂世,生長於斯,幸得孫公提拔,帝恩垂憐,得為豫王之爵,不勝感激涕零。
本在湖廣,西平西賊,北討建奴,富貴加身,不勝歡喜,但忽聞,闖賊於鄉梓之地,倒行逆施,田地荒蕪,苛政百出,夢中迴盪,淚溼衣襟……
今奉天命,誼汐不懼,將伐滅闖賊,一報先帝被弒之仇,二報百姓之苦,順應天命……
望父老鄉親改旗易幟,助我王師,撥亂反正,復我大明,前事匆匆,既往不咎……
大明弘光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宣……”
大白話的檄文,立馬被抄好數千份,不斷的散發於陝西各地,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本就熱火烹油的陝省,此時卻彷彿倒下了涼水,立馬炸裂開來。
一句既往不咎,讓商州各縣,立馬獻上官印,紛紛歸服。
為了統戰,朱誼汐也太含糊,直接讓他們任職,安撫人心。
糧草方面,獻銀、獻糧計程車紳不計其數,小小的商州城,地處武關道,隱藏著不少的有錢人。
短短三日,朱誼汐就募集了十萬糧草,而且還在不斷地膨脹。
陝省的窮,畢竟只是陝北,關中大地水網縱橫,從來虞旱災,不缺土地和糧食。
於是,訊息的傳遞,甚至趕上了騎兵營。
待到他來到藍田,就再附近見到了歸附計程車紳,很是補給了一番糧草。
“藍田不好打!”
李經武吃著菜餅,望著嚴陣以待的藍田,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