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擁有科舉制以來,特殊的地方治理體系——士紳共治。
士紳,一般由致仕的官員,秀才、舉人,以及地方上的德高望重者組成。
像是富商,豪強,抱歉,你只能算是土豪,無法參與地方治理。
而與廣播影視上計程車紳不同,現實中計程車紳大部分並不會魚肉鄉里。
反而,其會廣施恩德,閒時修橋補路,災時救濟鄉鄰,表面上來看,無可指摘。
但是,私底下的齷齪卻難以計量,逃稅,兼併土地,抵抗官府,嫁接徵餉,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官府的形象醜惡,他們則光明磊落,以大善人自居。
所以,太平天國時組建團練,士紳們一呼百應,曾國藩、李鴻章不外如是。
在明末這個時代,內陸計程車紳階級還能與官府共治,那江南沿海,就是士紳壓倒官府了。
“學生馮顯宗,見過豫王殿下!”
宣召下,一個身材中等,面容清秀的年輕人,落落大方地走來。
身著白色長衫,腰間別著玉佩,頭戴方巾,五官端正,寬鬆的長袍竟然走出了官袍的氣質,令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秀才見官不拜,可以理解。
“馮秀才一表人才,有何事可教於本王?”
朱誼汐微微傾斜,臉上帶著笑意,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
馮顯宗一楞,他似乎看到春秋戰國時的列國求強的君主,寬容大度,求賢若渴。
他心中一定,立馬就平復下來,拱手道:
“學生聽聞,殿下列高臺而祭先帝,不知可有此事?”
“不錯!”朱誼汐微微點頭,正坐道:“偽王多鐸,竊居王位,假借復仇之名入主中原,實乃大明之仇敵,若不抵制,怕是復前元事,披髮左衽矣!”
這話,豫王將自己抬高到了頂點。
我這是維護漢人衣冠,孔夫子他老人家都得給我豎大拇指。
“殿下之舉,自然天下矚目。”
馮顯宗忙道,雙目有神:“但,南京已立新帝,殿下有意顛覆,自為皇帝乎?”
“也對,殿下為宗室之後,又封為親王,效仿漢昭烈之事,也是必然的。”
“放肆——”
“荒唐!!”
諸將忍不住呵斥道,對於如此悖逆之言,怒目以視。
或者說,如此確鑿的說出,揭開了簾子,讓他們惱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