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早霧,籠罩著整個襄陽城,本就溼漉漉的石板上,又結上一層薄霜,分外的溼滑。
不知難倒了多少的車伕,車馬翻轉,許多車馬出行的官吏,摔得葷七素八。
“聽說了嗎?襄陽府趙推官,靴子都摔飛了,被迫上請休假。”
“嘿嘿,這有甚,轉運司運了一車銀子,都摔了一地呢!”
距離衙門不過百餘步,有一早點鋪,買賣著包子饅頭,許多吏員在此停腳歇息,弄些吃食。
閔文彥也不例外,嘴裡咬著三文一個的包子,聽著這些趣事,倒也是下飯:
“我倒沒事,沒有馬車,也有這好處。”
估算著時間,剛過辰初三刻(七點四十五),大概還有一刻鐘就到上值時間,他忙三口並兩口,起身而去。
同樣,扣著時間上值的同僚們,也一個個起身,緩緩而去。
等他到了軍政司的戶曹,時間還剩下一盞茶(五分鐘)。
自月初忙完軍屯糧入庫後,再調集二十萬石糧食去了黃州府,整個戶曹就閒了下來。
前段時間,戶曹百來人,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如今安靜下來,他倒是不適應。
“閔主事,這是黃州府上個月的黃冊修訂,新增口三百二十六人。”
張文程恭敬地奉上文書,適宜地再遞上茶水。
“嗯!”閔文彥點點頭,瀏覽了一遍,讚賞道:“文程,做得不錯,存檔吧!”
“這多得是您老的栽培,屬下初來乍到,還望您多多的海涵。”
作為剛從招賢館出來入職的張文程,自然賣心賣力的工作,好等以後舉薦自家的老爺。
對著閔文彥這般的戶曹實權人物,他頗為上心。
來了幾天,他發覺,這戶曹,其實就是朝廷的戶部。
其下,分為十六個廳(多一漢中府),掌廳類似於郎中,每個廳又設民科(戶口)、金科(賦稅)、倉科(倉儲)、志科(出納賬本)。
負責一府的收支,報銷,田賦,戶籍等事。
廳之下,則設左右兩主事,負責俗務。
四科則各設經承一人辦事。
比如眼前的閔文彥,就是戶曹下的黃州廳的左主事,位列正六品,位卑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