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時值五月,北京城一片狼藉,炙烤著地面格外的滾燙,楊柳倒伏,青草枯黃。
不遠處,依稀還能見到些許的屍骸,以及被鮮血浸潤的紅壤,帶著血腥味。
卻說,順軍臨走前,火燒了一把紫禁城,帶著極大的怨氣,離開了北京城。
北京城中,卻是歡騰一片。
經歷了一番拷掠,文武百官,以及勳貴們,終於發覺,大明才是真愛,一時間歡欣鼓舞。
從山海關傳來訊息,吳三桂大敗李自成,更是讓他們滿懷期望:
吳三桂將攜帶太子入京,大明將伏。
所以,願意跟隨李自成西歸的很少,許多官吏自願留下北京城,擁護太子繼位。
於是為了迎接太子歸來,大家連忙準備皇帝的鹵簿法駕,歡天喜地的在城外迎接。
“王兄,太子歸來,年號為何?”
順天巡撫宋權,等著有些著急,不由得問道。
戶部左侍郎王正志,聞言,沉聲道:“年號還在其次,關鍵是吳三桂如何安排。”
“這廝敗了闖賊,又救回太子,可謂是首功,若不好好安排一下,京城可不得安生。”
“些許武夫,算不得什麼!”
宋權冷聲道:“大不了給他個公爵,讓他領兵追擊闖賊,朝廷有咱們,自然穩如泰山。”
“哈哈哈,此言甚好。”
一旁,通州巡撫王鰲永,聽得這番言語,不由得沉思起來。
對於吳三桂能打敗闖賊,他一直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與那些文臣相比,他算是比較知兵的,闖賊如果真的那麼容易被打敗,吳三桂豈不是早就打了,豈會猶豫不決?
此事,必有蹊蹺。
不過,在眾人興高采烈的時候,他並不敢澆冷水。
“來了,來了!”
不知等了多久,地面開始震動,遠處依稀能見軍隊的身影,忽然響起喊叫聲。
一時間,百官心神震動,忙不迭行禮,恭迎,態度別提多誠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