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朱誼汐冷聲道:“別拿你那些手下當幌子,老子不瞭解你們這點心思?”
李繼祖憨笑地摸了摸頭:“還是殿下明見萬里,什麼也瞞不過您。”
朱誼汐被這賴皮臉逗笑了。
一時間,氣氛緩解了不少。
功勳點,乃是軍功爵的產物。
一場勝仗,一點至五點為基礎點。
其又分三等,首、次、末。
大戰時,朱誼汐就明言,勝則為三點。
但,這只是起始為三點。
而獲得首功的軍隊,則是頂點的五點。
次功四點,末功才是三點功勳。
對這幾畝地,普通的兵卒自然捨不得,同樣,將領也捨不得。
因為按照秦軍的功勳點章程,普通的將領,戰勝後,其功勳點,乃是麾下兵卒總數的一厘,即百分之一。
如,隊長,統帥百人,那戰勝後,就能額外獲得一人的功勳點。
像李繼祖這樣,他若是末功,就只能獲得相當於五十人的功勳點,即一百五十點。
而若是次功,就是兩百點。
五十點的差距,就是一百畝地啊!
這誰能忍得了?
對於幾近潰敗的明惠、明遠二營,誰都不服。
但,賬不是這樣算的。
“如果都按照你們的意思,按人頭來算功勳排名,這豈能有公平可言?”
朱誼汐直接駁斥這種思想,認真道:“功勳,功勳,首在功,但殺敵是功,掩護也是功,拖住敵方也是功,豈能輕易地以人頭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