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逍遙王> 第289章 大討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9章 大討論 (2 / 2)

現場氣氛被老蕭同志帶的越來越活躍,你一言我一語的簡直把李瑁當成了靶子來圍攻,他們更是越說越膽大,一個個引經據典不說,那聊起土地之事來還不忘時不時的將話頭引入李瑁逼宮李隆基的事情上來。

而李隆基見他們如此眾口一詞也像是在等著看李瑁笑話一樣,聽的津津有味,雖然神色沒什麼變化,眼睛也是一直在盯著桌山的飯菜看,可他嘴角時不時露出的一抹笑意還是讓李瑁瞧的心裡直癢癢。

“諸位果然博古通今,見識高遠啊,朕今日也算是開了眼了,你們說的這些朕其實也早早的有想到了,大唐疆域寬廣,地分良莠,有平原,有黑土,當然也有崎嶇的山地,高原,但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即使說破天去那些土地也是李唐皇室的吧,朕說給你們才是你們的,明白不?今日朕之所以坐下來和你們商談,並不是怕了你們,而是不忍傷了祖輩的情義……你們一心只想著家族裡的那點小小利益何曾放開眼光為大唐想上一想啊!”

李瑁說的情緒激動之處甚至還站起來原來轉起了圈,轉了一會又連連抬手直指蕭崇,宇文融……這幫人的面門,但是他今日來興慶宮之前便早已想好了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把長安周圍,乃至整個北方給先安定下來,於是他在轉悠了半天后依然緩緩重新壓制住了自己的火氣。

“諸位朕今日再作上一首小詩,讓大家來點評一番如何?早些難朕去江南時曾偶入秦淮河南岸,也就原是東吳戍守石頭城的烏衣軍營房所在地,東晉時成為王、謝兩大家族宅第聚集的里巷。此刻做此詩也算有感而發吧,題為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花香,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各位愛卿聽完這首小詩不知有何感想啊!王謝兩家晉代時也算大家吧,可晉朝完蛋之後他們今日又如何啊!是不是被在做的諸位給取而代之了啊!你們難道也不怕有朝一日重蹈覆轍嗎?”

李瑁說完這些話,在場之人終於立刻安靜的鴉雀無聲,他們一來是被李瑁能即興叩題作詩的才華給折服,二來也正是這首小詩真正的擊中了他們心中的軟肋,畢竟他們心中也是明白家族興衰,王朝更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此刻本被李瑁這樣直白的說出來後,他們也是既無奈又害怕,所以久久的陷入了沉思。

而李瑁眼見他們轉變的如此之快,瞬間沉默的沒了話語,於是也是趁熱打鐵一般繼續開口道“諸位,應當都明白朕的苦心了吧,你們眼下就算爭再多的,得再多,若是後世之孫守不住又如何呢?或者說似晉朝那般陷入亂世,你們這些小小的家族又何意自保呢?難道也是想著在亂世崛起成為一方諸侯霸主嗎?要真把希望寄與此,未免也真是太可笑了吧!”

“那聖人您的意思是有避免此事發生的完全之策嗎?”幾百人中強忍的安靜了許久後,終於還是有人首先打破了平靜開口朝李瑁詢問起來,而李瑁苦口婆心的說了那麼多廢話等的也便是這個時候。

“有!與其坐等衰亡,還不如自我改變,歷朝歷代的敗亡無非兩種,一是外族侵略,二是自己內部治理無能,可如今大唐周邊的隱患早就被朕一掃而空,所以這第一種可能幾乎不存在了諸位應該認同吧!!”“這個?聖人您類似之功,臣等贊同,而盡吐蕃滅亡,突厥遠盾,就連東北諸小國也劃入我大唐版圖之內,可謂真正的四海昇平……”

“好,你們認同便好啊?那麼咱們接下來就來說說這第二條吧,這內部的問題往往出現在哪裡呢?百姓活不下去了,繼而將按而起對不對,或者說有不臣之心的將軍反叛,除了這些各位還能想出一條能使得整個國家動盪的原因來嗎?至於這天災咱今日便先不聊了……”

李瑁說到這裡後瞬間環顧起四周,眼見所有人都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搖頭表示贊同時,他便擺了擺手因為此時高力士已經帶著大批小內侍匆忙的搬運來酒席。於是在李瑁的首肯下,所有人又都慌慌張張的起身讓出了位置,因為在他們在聽了李瑁半天白話後也是個個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

特別是在看到高力士拿來的所有美食都是皇宮大內中一等一的美味佳餚後,一幫人的眼睛便彷彿要立刻扎進飯桌裡一樣,就在所有人陸續入席後李瑁看到李隆基一個人坐在那裡研究著象棋不言語,於是便再次快速的做到了他的對面。

“父皇您聽了老半天也不說一句話,是不是覺得孩兒講的那些不切實際啊!要是另有想法不妨也說出來讓大傢伙商議一番嗎?”李隆基看到李瑁坐到自己對面時,也不言語,而是李瑁重新把棋子擺放好,言外之意不說自明。

而李瑁見他如此做後,也不再多說抬手就搶先走了起來。可不想他手中的棋子剛剛落下,李隆基就低聲的言語了起來“逆子,你的嘴皮子厲害啊!如此多的朝臣聚在一起都說不過你,而你的眼見也的確看的比其他人都遠,不過令朕好奇的是你到底想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千百年來無數奇人異士都無法根治的難題啊!難道像你先前說去征伐他國把氏族豪強禍水外引便能一勞永逸了嗎?朕看此舉也絕不是完美之法吧,人性如此……你就不怕他們在外面做大後反過來攻我大唐嗎?”

“哈哈……這根治之法,其實孩兒也不敢保證,不過今後咱們李家這皇帝不做也罷!讓天下真正有本事的人來輪流當家作主吧!孩兒想要學習那堯舜啊!要不是大禹私心作祟傳位給自家兒子,或許這千百年來的戰火便可以少了很多啊!”

李瑁這話一出口不光李隆基手中的棋子掉落在地上,就連那幾百正在用餐的大小官員也全部被震驚的像個木頭人一樣拿著筷子一動也不動彈。“逆子,你說什麼?學那堯舜禪讓皇位嗎?你難道真的瘋魔了不成!你要是真敢如此做,那麼朕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不會放過你的……”

“誒呀……父皇看您急的,稍安勿躁,孩兒也就那麼隨口一提嗎?這都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啦,您看不到,在座諸位愛卿怕是也看不到的,將來之事將來再說吧,眼下為了防止剛剛說的第二條原因發生,那麼唯一能解決的辦法也就是讓大唐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如此方可萬世太平,可這話說回來,總要有人吃苦,有人享福的吧,於是咱們討論的結果又回到原地土地人口……自己家不夠了,那就先從別人家拿吧……”

李瑁說到這裡李隆基才算是真正的恍然大悟,於是瞪大了眼睛看著李瑁很是嚴肅的開口道“你小子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怪不得,怪不得,之前你要扶桑國每年進供十萬青壯男女,你這是想用他們的勞動力來養活我大唐百姓是不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