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說出這些話,也算是給張九齡留下了最後一點臉面,畢竟他堂堂帝國之君被一個臣子如此當面教訓,沒有立刻將其革職查辦依然顯的氣度不凡了。
不過這些緩和尷尬的話在張九齡的耳朵裡聽來卻又是那麼的痛惜和無奈,他心中無私想的全是大唐江山社稷和千萬黎民百姓的幸福,他此刻甚至都有點懷疑往日間那個英明神武的李隆基是不是被人迷惑了,為何以往這般睿智的君王今天竟然會因區區一個的美貌女子拋下人倫,拋下帝王的責任去做危害國家的事情呢?
張九齡一邊在心裡默唸嘀咕,一邊慢慢在高力士的攙扶下起身準備離開梨園,但是他腳步承重的移動了幾步後,又突然跟了著了魔似的當即轉身衝回到李隆基的面前微微行禮,然後雙眼很是誠懇地的看著他開口道“聖人,既然您以孝義召命楊氏入道,臣無話可說,諸如聖明不可違,臣不再妄議便是,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著想,微臣眼下有一個不請之情,還請聖人您應允!!”
“何事?說來聽聽!”“請聖人您立即下詔解除逍遙王執掌軍務,繼而就地擒拿押解回京都軟禁關押!如此做才能保我大唐基業萬年!”
張九齡忽然的話鋒轉變,不說李隆基聽的大眼瞪小眼,就連李林甫和高力士也嚇的差點原地爆起。“張相,您何出此言啊!何出此言啊!逍遙王……”“哥奴兒你退下,退下,朕到要聽聽他張相公為何能如此說出驚人之語,好端端的這大唐萬年基業怎麼的就和我瑁兒脫不開,扯不斷了,張相你莫不是想離間朕父子間的情義吧,逍遙王此刻正為國盡心竭力的在沙場征伐,你卻讓朕就地押解他回京,他何錯之有啊!”
“聖人,臣對逍遙王殿下絕無私怨或者離間之心,相反臣對逍遙王殿下一心為民的舉動甚是敬佩,但他個人得失和大唐帝國的安危比起來無足輕重,也正因為他深得民心,在軍中威望極高,臣才冒死進言懇請身陛下緝拿與他,如此做法無所謂殿下他有罪否而是防患於未來而已……”
望著眼前的張九齡把欲加之罪說的如此言辭鑿鑿,李隆基心裡雖然也是明白他真正的想法,但他還是覺得好氣又好笑,自己長久以來對李瑁是既重用又防範,可至始至終他這個做父親全然沒有想過要把李瑁置於死地啊!
因為他不光是自己最心愛的兒子,而且李瑁多年來做的沒一件事情都是相當的合他口味,且不說開疆擴土這樣的大事,就連平日裡自己消遣所花費的那點銀錢可都是他李瑁私下拿出來的啊!要不然這梨園,這足球場,還有亭臺閣樓等等……自己要是一一都從國庫裡支取的話,這得有多少流言蜚語來責罵他這個君王安於享樂啊!
李隆基心裡想著這些,又一再的抬頭的看向張九齡見他表情沒有絲毫變化,於是心頭不禁生起一絲寒意來,張九齡識人之明早已譽滿朝野,但凡只要他相看過的人就沒有一個不被說中的,不說全中,可也有十之八九了啊!難道他真的就如此斷定李瑁會為了一個女子逼的狗急跳牆來反他這個親阿爺。
李隆基在左右搖擺之際,思想上似乎也慢慢動搖了一些,畢竟他之前對李瑁做的那些事情還是多少有些上不了檯面的,鋼鐵廠,水泥廠說好聽點是國之重器不能為個人所用,但後面的天然居商會,紡織廠,船廠等一一被國庫收走,其實李隆基他自己心裡也是矛盾的緊,至於楊玉懷之事,他更是發虛的很,只不過當貫了帝王的他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而已,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此刻他這個大唐帝國的皇帝也只是想要一個可心的女子陪伴在自己身邊而已。
“張愛卿,你這話未免說的有點言過其實了吧!你一國之宰府,豈能如此隨便臆測旁人,況且那人還是朕的皇子,難道真的僅憑你一句猜想便要朕傷我瑁兒!這等事情若坐下了,那今後天下人將如何看待朕啊!你這人什麼都好,便是太過剛直了,行了不要再說了……此事到此為止,瑁兒的為人朕還是瞭解他的……朕的良苦用心他慢慢會知曉的!”
“聖人!你或許還沒聽說過長安街頭的一件小趣事吧?這件趣事可就是由逍遙王殿下引起的,當日王府中的一個叫春香的侍女和幾個女伴外出遊玩,豈聊中途被幾個登徒浪子用言語調戲?”“哦?還有此等趣事,那後來瑁兒為了替那侍女出氣做了些什麼?”“聖人您英明,逍遙王殿下知曉此事後,不僅出手了而且還是不顧身份的親自到場出手,一邊打那幾人一邊高聲叫嚷著動他逍遙王什麼東西都行,就是他身邊的女人不可染指半分,否者就拿命來換……”
張九齡把這則小趣事說完還有意無意的抬眼望了李隆基一下,而李隆基瞬間聯想到楊玉懷的事情,老臉也是禁不住紅了一大片。隨即搖搖頭打哈哈的指著張九齡笑道“張愛卿小孩子的玩笑話,你莫非也當真了,帽兒他平時行事雖說有些乖張荒誕,但還是有點分寸的,那幾個丫頭的身份,朕其實也知曉,都是他打下一起玩耍長大的夥伴,感情只是旁人不能相比的,好了,好了,你今日所言之事朕放在心上便是至於具體如何處理,還是等中書省,下書省合議一下再說吧,反正只一條眼下遼東以北的戰事絕不能受此影響!”
李隆基最後做出這麼一番妥協後,張九齡也是見好就收的退出了梨園,但是他在離開大明宮之前,高力士還是不知什麼原因的陪送了他一段路程。
“張相,您難道真想對逍遙王殿下出手,眼下逍遙王妃遠在洛陽太真宮內並未出什麼岔子啊!當日咱家我也是思及此,才變著法的讓聖人把人安排去洛陽了,您看是不是再等等啊!這父子間的事情總不能鬧到這般地步吧!另外逍遙王殿下苦心經營多年怕是不會束手就擒啊!您這貿然動手咱家害怕打虎不成反被其傷啊!”
“高總管,本官就算立馬動手怕是也晚了,一個能打的吐蕃,突厥兩國大軍望風而逃的皇子,你以為他是無能之輩嗎?另外您老當時怎麼就不攔著點聖人呢?逍遙王殿下如此心高氣傲之人,您怎麼就不仔細想想他為何能在自家產業被全部收歸後還能表現的這般平靜,古語有云善忍著必有大求,當日聖人在大劇院讓逍遙王妃表演歌舞,本官也正好在場,逍遙王殿下的舉動顯的異與常人啊!這等忍性本官自嘆不如也……此時他恐就知曉京都所發生的事情了……”
“這……這……長相事情真到了這般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嗎?”“本官也希望自己是杞人憂天,但是從諸多事情的表現來看,太不尋常了,逍遙王妃如此配合的入到,逍遙王府裡的人也是如此的寧靜,本官擔心的是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跡象啊!您老也和聖人多說幾句吧!京師防務鬆懈不得……”
張九齡說完這些立即逃跑似的跑出了宮門,然後留下高力士一人站那被驚嚇的目瞪口呆!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