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逍遙王> 第39章 煤爐子或許是大富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章 煤爐子或許是大富貴 (1 / 2)

而洛陽到山西太原的這段路上也沒李瑁想像的那樣太平無事,由於年前山東大旱的緣故,一行人剛走出去沒多遠便零零散散的遇見了好多難民拖家帶口的往關內洛陽奔逃, 不過這些可憐人在看到壽王府的車馬隊,竟然並未似餓狼遇到羊群一樣圍撲上來搶劫,反倒一個個被驚嚇的四處躲藏。

於是李瑁在看到這個奇怪的現象後,又忍不住好奇的趴在車視窗朝著追命他們詢問起來“追命,這些百姓為何不向我等乞食,看他們的模樣應該許久未吃上一頓飽飯了!何故還要跟看見鬼似的避閃不及呢?”

“殿下您有所不知,每遇災荒年景,百姓脫籍逃離故土是長有的事情,而當地官府為了能留住百姓口數,常常會派遣駐軍沿路堵截,一旦抓獲輕則服役,重則發配,此時他們看起來雖人多勢眾,但早已是驚弓之鳥……”

李瑁聽見追命如此說後,也表示理解的點了點頭,畢竟百姓人口一旦流失,那麼對於所在地來年的耕種必定會遭受巨大的影響,不過話說回來百姓若不棄籍逃跑,在原地等候就古代這種動不動要行路幾個月的交通狀況來講其實和等死也沒什麼區別了,再加上中間的一些救災官員又很可能中飽私囊。所以說這個兩難的問題在開元前期的唐朝開來至少還是無解的。

“朝廷不是早已命太子殿下親自坐鎮督查賑災事宜了嗎?怎麼還會出現這般悽慘的場景!就算賑災糧晚到了些時候,也不該是如此境況啊!”

“這個?屬下便不知道原因了,不過從一路所見的難民數量來看,已經比往年好上許多了,這其中的原因大概正是地方官府迫於太子殿下的威懾……殿下您小心坐穩了,太原府方向的駐軍好像來驅趕災民了……”

追命突然的一聲叫喊後,人群遠處立刻就有大隊騎兵在塵土飛揚的迷霧中賓士穿行而來,那壯觀的場面不等李瑁探頭看清,幾千流民就瞬間好似炸窩了一般朝又一次向四處饋散。

眼見那些官軍個個要搭弓上箭,揮舞著長槍趕人,李瑁情急之下也沒多想就大聲對著追命等人命令道“追命,快,帶人拿上本王的令牌,叫他們不必驅趕災民 ,就說本王要帶著流民一起進太原府安頓,一切後果都由本王來承擔!”“喏!”

追命鐵手等功夫強些的好手在得到李瑁的王命後,立馬抽出強弩射出一道箭牆瞬間便把太原府軍和災民兩倆相隔開來, 而隨著其他壽王府的護衛不斷介入,太原府兵的襲擾行為很快就被終止了下來,而原先四處躲藏的災民也隨即漸漸站到了管道附近觀望不再遠離。

“所有鄉民們聽好了,壽王殿下王命,令爾等過會可以有序尾隨跟從壽王殿下進入太原府躲避災荒,一切吃住事宜皆有殿下安頓,另外爾等務必恪守大唐律法,更不得擅自襲擾當地居民,違者當場格殺……”

追命的聲音好似大喇叭擴容一般在頃刻間便響徹了隊伍的前後,而當災民們互相把李瑁的這道王命都一一傳達完時,幾千人馬是頓時變的鴉雀無聲,過了好一會中間才有些人後知後覺的跪地嚎啕大哭起來。

不過看見這個驚醒後,那幾百太原府兵反倒是騎在戰馬上一個個驚恐萬分的交頭接耳起來。“王參將,此事怕是不妥吧!太原府已然接納了數萬之眾,此刻若是再按壽王殿下的王命執行,那府衙內事先預存的救濟糧再怎麼節省也是熬不到秋收的啊!!”

“你說的不錯!本將也覺得此事蹊蹺,他壽王殿下明明是來太原府協助大理寺辦案的,怎麼會突然又管起這閒事來了!讓將士們先候著靜觀其變,等本將軍去向殿下當面講明,要不然介時太原府因缺糧釀出民變,那你我等人怕是項上人頭都難保了……”

幾個人在馬車這麼輕聲的議論完後,那位王參將立刻調轉馬頭跑到了追命的身邊與他碰頭,之後更是在追命的指引下一路來到了李瑁的車駕前,而此刻李瑁也早已帶著大小雙走下馬車站那駐足觀望起災民的情況。

“殿下,太原府邊防軍王參將要見您面湊相關事宜!”“又是一個姓王的嗎?狗日的太原府還真成了他王家的小地盤了,叫他進來吧,另外你帶著護衛去給把隨身攜帶的乾糧分發下,要先緊著老人孩子還有體弱的發!”“喏!”

追命說完很快就帶著三十多壽王府護衛,抬著一些麵餅清水走進了人群,而災民們面對車駕四周擺著的強弓箭弩也是非常自覺的排起了長龍等待,絲毫不敢哄搶吵鬧。

早在一邊等候的那位王參將眼見李瑁度步返回到自家隊伍,便立刻上前抱拳行禮道“末將太原府邊防軍參將王思深叩見壽王殿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