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皇上吩咐,卑職上刀山下火海,義不容辭。”吳千業大聲地表達著自己的忠心。
“不要你去上刀山,也不要去下火海,你也上不去,下不來。朕給你介紹個人。”溫瑜指著陶輝說道:“這位是陶輝陶大人,馬上要到京城戍守指揮使韓來山下免任千戶一職,你也帶一百個人跟去。你在京城是正六品,朕就升你上幾級,到韓來山那裡也任千戶一職。”
“末將謝皇上隆恩。”官職到了千戶,吳百戶那是大喜,這下終於可以稱之為將軍了吧!雖然他作為百戶,別人也會尊稱一聲將軍,但那畢竟是虛的,只有這個才是實打實的。謝恩完畢後,吳百戶上前見過了陶輝。雖然他現在的級別比陶輝同級。但是他很聰明地還是把自己置於下屬的地位。
大靖朝的軍制和地方官制不太一樣,地方官制和溫瑜所知的明清有所相似,但細微處有很大的差別。因為明清時代,也就朱元璋當政時有個丞相,後來就再也沒有了。下面各處也設行省,各行省最高官員為巡撫。行省下設府衙,最高官員為知府。府衙下設縣衙,最高官員為縣令。各地的軍隊則不受地方管理,地方官員沒有領軍的權力。
但是地方官員手下都有一批數量有限計程車兵,留待處理一些突發事情或者留著剿匪、維護治安啊等等。巡撫手下一般能夠有一千人左右計程車兵受他統領,知府會有三百人,縣令有一百人左右。但是這些士兵都是這些各地衛所檢漏下的,戰鬥力對付小毛賊或許可以,真正的大戰他們的作用就只能當個炮灰了。
大靖朝的軍制就稍微有點混亂了,每個行省最起碼都有七八個衛所,最高官員為正五品指揮使,統領三千人,下設兩個鎮撫為從六品,三個正六品千戶,十個正七品百戶。而在京城,指揮使的級別是正三品,統領一萬人,下設兩個鎮撫則為正五品,十個千戶均為從四品,三十個百戶均為正六品。
吳百戶因為在京城任百戶,所以得了正六品的官職。如果要把他這個職位放到地方上去,級別則直降到正七品,那可是連降兩級啊!現在溫瑜給他連升了三級,一步邁入將軍的行列,他當然樂得找不到北了。
軍制上,朝廷中樞的兵部官制倒還不太亂,可是兵部往上,那個將軍的虛銜簡直多的髮指。就溫瑜所知道的,在京城最起碼有四五十個身掛各種將軍名號的人存在。京城都如此,全國也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人呢。這些人雖然不統領軍隊,但是到了戰時卻都要出征作戰的。到那時,軍隊中將領簡直都能裝上一籮筐。
“你下去準備準備,剩下一百人你找個可靠的人統領,下午就和陶將軍去上任吧!”溫瑜看到吳百戶的樣子,知道這個傢伙徹底倒向了自己,心頭自然也是大喜。
“末將遵旨。”吳百戶高興地退了出去。
“陶將軍,朕可就把這個重任交給你了。等這次事情過後,朕讓你去邊軍中去。”溫瑜給出了自己的承諾。因為他知道在邊軍中對抗異族是陶輝的夢想。
“末將一定不會辜負皇上的重託,末將誓死完成任務。”陶輝這下更高興了。為國殺敵一直是他的夢想,這下真的可以為國建功立業了,他彷彿都看到了自己在邊疆指揮千軍萬馬和遊牧民去大戰的場景。
“恩。朕等著你的好訊息。記住了,六月初六!”溫瑜再次鄭重地提醒了一遍,便讓陶輝和呂國丈下去了。這邊兩個人走了,小靜子便又飛奔出去知會林雲寧。
溫瑜已經準備好了,今日再去蔣作雲的駐地。既然丞相穩坐釣魚臺,那朕就搞點小動作吧!林雲寧很快便準備好了,在宮門口等待著溫瑜的到來。
溫瑜這次從皇宮中選了一匹溫和的馬,徑直從皇宮裡就騎了出來。會和林雲寧後,三個人也不停頓,再次奔出京城,朝著武安縣快速地行去。這天色也不早了,溫瑜猜測大概是下午三點左右,天氣有點悶悶的。
到了這裡將近二十天了,溫瑜還是一直搞不懂古代的計時方法,無奈之下,他只好每天對著太陽猜測一天中的大概時間。如果沒有太陽,溫瑜就跑去沙漏那裡,盯著沙漏猜測時間。溫瑜決定過一段時間把齊王手下的那個萬錦弄進宮來給他做個鐘錶,沒有時間的日子過得真不自在。
三個人一路沒有停頓,在太陽西沉的時候堪堪奔到了武安縣境內。但是這裡距離蔣作雲的駐地還有不少的路程,大概還得行上大半個時辰。可是溫瑜那匹嬌生慣養的馬已經無法繼續奔跑了。因為這匹馬倒下了,雖然沒死,但是口吐白沫,四腿打顫。
“唉。嬌生慣養就是不好,養不出好人,也養不出好馬啊!”溫瑜很是感慨。看起來這匹馬膘肥體壯的,可真的拉出來遛遛的時候,還真上不了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