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期正值懵懂的時期,充滿叛逆,我們一起度過了很多擁有著矛盾與傷心的時間,陪伴便是一個人最需要的吧。
我很感激她出現過,不管最後是到了哪一步,她在我心裡永遠都是那個十六歲最可愛的女孩兒。
早已不奢望愛情,友情就好。
俞思言是夢境裡的女孩兒,也是現實的女孩兒,這結合了我很多的想象,不完美也不存在,我們曾經歷過一些事情,可最後什麼也沒留下來,就當是一場夢,一場會醒過來的夢。
李囧是我後來遇到的外省兄弟,性格直爽,也喜歡耍點小聰明,為人算靠譜。
他一直都在備考英語四級的路上,已經三年了。
他喜歡說唱,還會一手吉他,除了唱歌永遠記不住詞沒什麼毛病。
多多是全書裡唯一一個沒有以人物形象出現的“人物”,給予的設定就是你不用說,它什麼都懂。
在現實生活中,多多就是我初中暗戀或者明戀的女生,她很聰明,每一次都可以和她交談甚歡,那是我在初中時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比喻心中最美好的人或者是物,我只好把“多多”這一個最重要的因素的安排在她身上。
幸運的是多年之後遇到她,那種交流甚歡的感覺還沒變。只是,我們變了。
整本書中還出現了一些其他的角色,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生活中的原型存在,我本想寫得更多,寫出更多的人,很遺憾我目前的寫作水平並不能把每個人都描寫好,包括我自己。
我不想讓我寫的第一本小說變成爛尾小說,但是我的很多靈感就彷彿一瞬間飛走了,就好像這本小說開頭沒寫好,過程沒寫好,結尾也沒寫好,這倒是來了個前中後呼應。
剛開始寫這本小說的時候,是2020年初,正是新冠蔓延最厲害的時期,我在家中出現了寫上一本小說的念頭。
我開始學習別人的小說架構,也開始詢問一些經常看小說的同學意見,我覺得準備好這些就可以開始寫起來了。
可是後來我慢慢在寫作過程中發現,想寫好一本小說,除了劇情和人物的重要性,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點,那便是寫作時的心態。
這本小說拖著更新了兩年,一切的思路都斷斷續續,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寫小說的進度,或者是對某些人的描寫。
我知道我現在掌握不好這個平衡點了,可能是我的心思就像女生一樣細膩,有意無意發現了很多黑暗的事物,這真的嚴重影響我的創作能力。
在我不想負能量滿滿的時候,我決定要完結這篇小說。
我知道現在這個階段沒有多少讀者朋友看到我的小說,我曾想過無數次放棄,我還是堅持更新,哪怕慢了點。
但我最想說的是如果我以後繼續寫小說,可能不會再有這麼多的心血了。
下一個章節,將會是這本小說的最終章節,我應該不會再去談論後續的發展,更多的談談自己與這篇小說。
如果有人追到了這裡,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