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
公元前五年出生於南陽郡。
漢室宗親,因受先祖推恩令的影響,傳到他這代,已經無有餘蔭。
九歲喪父,由叔父養大成人。
生性喜靜,愛好學習。
十九歲時入長安進學,初通大義,學成後歸鄉。
新朝天鳳年間,天下皆反。
大小農民軍揭竿而起,豪紳紛紛倒戈,高舉反莽大旗!
就是這時,劉秀與其大哥劉縯加入起義軍,併成為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隨著起義軍南征北戰,力量逐漸增強,起義聯軍商議共同推舉一位漢室宗親做皇帝。
其中,劉秀大哥劉縯廣結天下英豪,為人熱情仗義,作戰勇猛,當為最佳人選。
但奈何有人害怕劉縯不好控制,於是拉攏更多的人推舉了性格懦弱的劉玄上位,稱更始皇帝。
雖然劉縯劉秀他們兄弟這一支劉姓血脈不服這個結果。
但奈何旁人勢大,同時他們起義還未成功,再加上更始皇帝勢力為平息怒火,拜劉縯為大司馬。
於是此事便被壓回眾人心底。
更始皇帝立號後,極大的刺激了王莽政權。
於是王莽糾集四十萬大軍,對外號稱百萬,準備徹底屠滅這個新生政權。
而面對王莽‘百萬大軍’,更始皇帝麾下的起義軍立刻便喪失了鬥爭勇氣,四散而逃。
當王莽軍攻來之時,諾大的起義軍竟再無能戰之力。
好不容易聚起來的起義力量頃刻消散。
復生的漢室政權再一次瀕臨滅亡。
而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之前一直文質彬彬,一副書生模樣的‘偏將’劉秀卻忽然站了出來。
他先是說服八千昆陽守軍以守待援,而後獨自率領十三騎出城調集援軍。
不過,傾起所有之力,最後也不過搜攏了一萬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