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當時駐守魏國長城的魏國士兵比較英勇。
經過幾次的搶奪血戰。
勉強是守住了魏國長城。
信陵君魏無忌主持魏國大局。
魏國現在總共有十五萬士兵。
其中分佈各個地方駐守的有三萬。
支援魏國長城抵禦百戎之冒頓單于的有十萬魏軍。
其中包括魏武卒、披甲門兩萬士兵。
剩下的兩萬老弱病殘負責南線,準備對付韓國十萬新軍。
這裡不是信陵君魏無忌輕視韓國新訓練的十萬新軍。
反而極其重視。
但是相比於冒頓單于的十五萬騎兵。
信陵君魏無忌也知道必須先要抵禦外族。
因為冒頓單于的騎兵實在厲害。
信陵君魏無忌同時還從趙國借兵兩萬。
用於保護魏國大梁。
魏國能否在冒頓單于和韓國十萬新軍的兩線作戰下活下來。
完全就靠天意了。
這些訊息也傳到了秦國、楚國、齊國、燕國國君耳中。
他們知道坐上觀虎鬥的道理。
但是眼下百戎草原兩大單于傾巢而出。
他們華夏族自己人跟自己人過招,無所謂。
但是不能便宜了百戎草原這些外族。
故此,秦候嬴霸、齊王、楚王、燕王都按兵不動。
不準備在這一次戰爭中渾水摸魚,而是隨時準備聯軍對付草原百戎之冒頓單于以及君臣單于。
同時還派使者。
請韓王不要對魏國進行進攻。
但是現在韓王生死不知。
韓國太子又被綁架。
整個韓國朝堂各方勢力相互傾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