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素以紀律嚴明、組織嚴密為其團體特徵,這使他們在百家之中顯得尤為神秘。
墨家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團體,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
如果誰違背了這些原則,輕則開除,重則處死。墨家的最高領袖稱為“矩子”(鉅子), 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代代下傳,所有墨者都服從鉅子的指揮必須服從“鉅子”的指導,甚至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
據在後世歷史著作《史記》記載,在楚國舊貴族陽城君等殺害從事變法改革的吳起時, 墨者“矩子”孟勝就站在陽城君一邊。
後來陽城君畏罪逃走,楚國要收回其封國。孟勝為陽城君守封國, 忠於陽城君。他傳“矩子”于田襄子,自己為陽城君死難,許多弟子也從其死。
墨家對每一個加入組織的成員都有條件限制。在思想品質上要求加入者要“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
(《墨子·修身》),還要求要“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同時,還必須有隨時為墨家的“道”、墨家的“正義”事業而犧牲一切的心理素質,墨家弟子應有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隨時做好心理準備,以身踐義。
對於這一次墨家鉅子贏天的軍事行動,完全是附和墨家的理念:兼愛非攻。
對於不義之戰,墨家永遠站在弱者的一方。
這便是天下人皆尊重墨家的原因。
所有參與這一次大戰的墨家弟子已經做好了為匡扶正義犧牲的準備。
不像是朝堂徵發勞役, 亦或者像陰陽家東皇太一那樣違背屬下意志,只把他們當殺人的機器。
墨家弟子是自願,這便是他們活著的意義,一定要將墨家的理念知行合一,為天下正義。
墨家義不容辭!
三公子贏天準備好一切。
只等這一戰的開始!
宋國,陶邑,宋王宮。
宋哀公得到訊息。
齊國、趙軍、楚軍,三國軍隊向宋國形成三面包夾之勢。
宋哀公大驚,驚訝之後,一陣惶恐,惶恐一陣卻又顯得十分淡定。
對著手下大臣道:
“如今戰國吞併,我宋國僅有一城之地,被其他國吞併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只是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宋國大臣也看的很開。
他們不管百姓死活。
只想著最後成為哪一方諸侯國的土地。
“宋公,為今之計,咱們不當防守。
應做好諸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