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成功,在秦國腹地的一場大戰。
國人有目共睹。
那必然是進入秦國史冊,百姓稱頌。
君候重賞,其功勞不下於遠在朔陽的秦國大將贏疾覆滅八萬婁煩。
這就要涉及到一個核心問題。
到底是誰去獲得這一份功勞。
是世子嬴蕩勢力。
還是四公子嬴稷黨羽。
亦或者什麼不相干的人。
這一論點,讓所有人閉上了嘴巴。
他們在等世子嬴蕩相國甘龍、太尉魏冉四公子嬴稷的命令,不敢貿然請戰。
一旦戰敗,那便是給自己的主公抹黑,丟人現眼,露臉不成露屁股。
待在朝堂中都快發黴的武將們,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他們大部分都是國之宿將,名聲傳遍七國。
對於名利功勞早已不看重。
這一次,不為功勞,他們只求要殺的開心、一展才華。
此時,所有秦國當世名將王翦、蒙驁、蒙武等眾紛紛請戰!
“相國,大良造,太尉。
請派在下帶兵出征!
我王翦願立軍令狀!
若不斬下趙國三萬、和伊玄部兩萬首級!
願以死領罪!”
“趙國無恥!此種行進令人齒寒!
我蒙驁伺候三代君王。
從未見過其他國家聯合蠻夷共同進攻的。
今我蒙驁雖然在天命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