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絕大多數週姓人奉黃帝玄孫后稷為周姓始祖,也有一些周姓人尊黃帝之臣周昌、周文王姬昌或者周公姬旦為得姓始祖。
在周家的祖龕正中間,有一副掛像,畫的就是后稷。
這裡的佈置與另一個世界的寺廟,道觀的拜神佈置差不多。兩側各有一個長明燈,這兩盞長明燈的燈油由周氏子孫進貢,永久不滅。
在掛像的下方,有一個香爐,一個巨鼎。
香爐裡面是長生香,一盤香可以點一天,每天一換,巨鼎則是子孫後代上香的地方。
周鋒以族長之身份代寫了一篇祭文,向祖宗各人介紹周鐸一家的來歷,各位子孫後代。
以周鐸為首,周北等人按照排序,前男後女,跪在蒲團上。
周鋒唸完祭文,然後點燃祭文,置於巨鼎中,眾人三叩首。
這一套程式下來,祭祖程式結束,眾人一言不發,退出了正中的祭祖屋。
五間面寬的祠堂如今只用了三間,因為祖宗數量有限,兩邊的兩間鎖著,目前作為子孫懲罰室使用。
女人也有懲罰室,但不會在後院,而是在前院。
她們不一定是周家後人,若關在後院,心裡憤怒,損毀了祖宗牌位更為不妥。
周鐸帶著長子妻女到前院為沒有登記的子孫登記,而周北一個人留在了祠堂後院,開始依次向祖宗祭拜。
尋常時候,他只是個普通的嫡子,還只是排行第四的嫡子,沒有單獨上香的資格。
可是現在,他被封伯爵,是周家這一支如今的驕傲,身份最高的,就連族長,也比不上他尊貴。
那麼,他就獲得了單獨向祖宗告知的資格。
三間祭堂依次上香,出來到時候,其他人都等在院中。
周鋒親自執筆,在周鐸這一支的後方寫下了庶女周萍,嫡孫周諺,嫡孫周誕的名字,這次的祭拜正式結束。
以前不要說庶女,就連庶子都沒有資格記上族譜。
但如今不同,萬民平等,就連小妾,也有登上族譜的資格。
待周家眾人出了祠堂,村子裡面得到訊息的村民都聚集在了門口的空地上,足有五十人。
明日就是中秋節,今日休沐,村裡也有其他在周邊工作的人回族裡過節。
周家門口人滿為患,還有不少人圍著這邊的那輛車圍觀。
他們看到周北身上的伯爵服,一個個羨慕無比。
一時之間,周北的身邊就圍了不少人,一個個熱情攀談。
在大明,同學,同鄉,都是自然形成的團體,面對其他人的熱情,就連周北也不能生硬對待,只能一一應對。
而女人們這個時候就都去了族長的院落,開始準備午飯。
周北好不容易應付了眾人,剛進院子,大伯的嫡長孫,年齡比自己大一歲,卻要喊自己叔叔的周浩就湊了過來。“四叔,午後我們去後山打獵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