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上的第二個貨艙,裡面裝的全部都是大型工業裝置,而且主要是礦山機械。
比如那臺導致貨艙蓋板都蓋不住的掘進機,就不是如今的大明能製造的。
不管是材料工藝,還是數控程式,都不能具現化。
但設計思路,裡面的配件設計,還是可以在大明進行研究。
掘進機只要能實現一半設計理念,就能成為地鐵,隧道,煤礦的開發利器。
但話說回來,無論這些技術多麼先進,也只是整個工業體系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分類,還是個偏門分類。
所以,張澯才會說正德不會很滿意。
但周北很清楚,正德進過自己的空間,知道自己拿出來的東西還只是很小一部分,在沒有榨乾自己的潛力之前,正德不會對自己失望的。
而只要給了自己立足發展的時間,自己還不能站穩腳跟,那就是自己蠢了。
所以,周北對張澯的擔心並不在乎,不過為了表達自己的善意,與張澯加深友誼,他解釋說道:“我在武英殿宿館住了十日,拿出了一百種小商品的新技術,都是有關民生的技術改進,這些技術,足夠研究院的人與我們的實驗室忙乎一段時間了。
有這些技術的複製產生的效益,我也有足夠的時間研究新技術,而這一切,都只是開始。”
張澯似有所悟,點了點頭道:“一開始拿出一些簡單的技術,趁機立足,也是老成之舉。”
周北順杆上爬,笑道:“北自幼生長於東洲,對中洲習俗,應天府人情關係都知之甚少,今後,還要麻煩大人許多。”
張澯沒有拒絕周北的好意,但有保留地笑道:“陛下將你交給我照拂,正該如此。”
兩人回到屋內,才看到張家一大群十幾歲的孩子們下樓。
由於年齡相差不大,一看就不都是張澯的後人。
大明從宗室到勳貴,嫡系必須留在應天府,子孫能自立之後也必須到應天府求學。
不在應天府受教育的子孫,不能繼承爵位。
至於百姓,更不用說,子女求學之後,除了長子可以留在身邊,其他子孫必須離開中洲。
像周北這樣的家族次子的後代,能夠遷移回中洲,特別是應天府的,少之又少。
他們一個個好奇地看著周北,想親近,有長輩在,又不敢打擾。
時候已經不早,他們一起結伴先前往太平坊南門外的內務府酒樓,對年齡跟他們差不多,卻能跟爺爺奶奶一起走的周北更加羨慕。
周北等年輕人們離開才看到了張澯與秦夫人的眼神傳話,當然,這無關私情,而是一種老搭檔之間的會意傳神。
大長公主也很瞭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在意他們之間的眉來眼去,反而有些明白過來,對周北更加親近。
她對著周北招了招手,解釋說道:“要說今日是為你與小橙子之間的婚事,應該讓你父母也過來一趟。只是陛下尚未來得及給你母親冊封,如今讓她過來,反而是難為了她。等今日之後,你先跟你母親解釋一番,待陛下給她封了誥命,我再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