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候張澯是前戶部尚書張廷綸次子,自幼天資穎異,博覽群書,過目不忘,多才多藝。
大學期間,他受到了當時過世太孫長女的青睞,兩人確定了關係後,他在經濟方面的能力被高祖皇帝刻意栽培。
大學畢業後,他就進入了內務府,從一個會計,在二十年的時間裡,就升到內務府總管大臣。
雖然這有他駙馬身份的加成,但內務府本就是駙馬集中營,他能出頭,主要還是他自身能力過人。
在他的任上,內務府業務蒸蒸日上,特別是協助銀行成立保險公司,他立下了汗馬功勞,四十五歲那年,被高祖皇帝以文功封侯。
雖然這個侯爵逐代遞降,可也最少能保家族五代興盛。
當然,他這個侯爵只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他的權力,主要來自他手裡的權力。
內務府是大明最大的巨頭,沒有之一。
整個天下的礦產,商業貿易,都控制在內務府的手中。
即便是大明的四家銀行,加上央行,也沒有內務府的直接經濟干預作用。
在大明,內務府就是發改委,礦產能源部,商務部的一體化經濟管理組織,偏偏,他們還擁有自身的商業。
遍佈整個大明的家樂福,就從源頭上就直接參與了民生,控制住了天下物價。
任何地方政府,哪怕敢得罪銀行,也不敢得罪內務府,因為天下只有內務府才能跨境經營。
得罪內務府,本地的礦產資源,商品產品,連銷售都成問題了。
當然,他們也不是一手遮天,因為朝廷的戶部,就是內務府的監督單位,銀行,是內務府的控制機構。
但內務府勢力大,一直是大明百姓公認的事實。
張澯這個總管大臣,論實際權力,遠比一般的尚書更大。
但張家的庭院並不大,在名門雲集的太平坊,只有一個不到八百平的小院。
門口的木牌上,也只有簡簡單單的張府二字。
周北的車跟著張昌的車進了庭院,發覺這裡的小樓也比不上他的伯爵府氣派,或許是房子的歷史比較久,綠化比較好,倒有一些古意盎然的韻味。
車剛停穩,就見到一個五十多歲的長鬚老帥哥從房子裡面出來,目光溫和,笑容和煦。
但是周北很清楚這種感覺絕對不準確,能成為一方大佬的他,絕對不會是個溫和之人。
而且外界的傳聞都說他性格強硬,行事霹靂手段,周北更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