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沒有底蘊,不僅僅是人脈方面的缺失,更沒有什麼家傳寶物。
周母從大兒子成婚前,就已經準備了一些要傳家的器物,不過也只值一千銀幣左右。
前兩個兒媳面前,這樣的器物足夠了,可是今天朱橙送給她的玉如意最少價值三千銀幣,她思來想去,家中也沒有可以配比的回禮。
現在有了周北給的一萬銀幣銀票,周母這才有了一些底氣。“也不知道這個時候,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回禮。”
朱橙經驗不足,一心想在未來婆婆面前討好,倒是忘了這是給周家增加了苦惱。
周北安慰道:“娘不用擔心,應天府繁華,許多店鋪都是開到晚上十點,侯貴強對應天府熟悉,肯定能找到合適的禮物。今日晚宴多了四公主她們,可還趁手?”
“你昨日說了,從今晚開始每日會有外客,我就讓晴娘多預備了兩桌酒菜,足夠了。”
晴娘是府上的廚子,她的丈夫是園丁,兩人都是高麗人後裔。
他們出生在大明,但是因為父輩沒有獲得大明國籍,至今仍然只能為奴僕。
不過在大明為奴僕,也要比回去當個自由民強,所以一直居住在幕府山外族聚居區,不肯離開大明。
大明這樣的人不少,只是應天府就有二三十萬外族人,並且都有一技之長。
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早就被趕走了。
“那就好,我下去問問,四公主她們只是今日來,還是以後每日都來。要是以後每日都來,娘最好在二樓也給她安排一間休息室。”
提到這個,周母立即來勁兒了。“你問不合適,一會兒娘探探她的口風。”
這個時候,周北看到院子大門開啟,知道是農學研究院的人到了。
任何朝代,在生產力沒有完全得到解放的時候,農業永遠是重中之重。
大明如今的土地多,人口少,機械化耕種也讓大部分人口從土地解放了出來,進入了工廠。
但是,大明的糧食產量並不高,如今糧食充足,只是因為天下幾乎都被大明佔據了。
為了應對以後的人口增長出現的糧食饑荒,大明也有各種農校,農業研究院研究如何提高糧食產量,未雨綢繆。
正德讓錦衣衛給周北送來的日程安排中,農業研究院排在第一位,足以證明正德對農業的重視。
畢竟,民以食為天。
“娘,你先下去見客人,我隨後下來。”
周母從來不會違背兒子的話,什麼都沒有問,就下樓去見客人。
書房裡,周北閃身進入了空間,先來到了駕駛艙下方的三樓一個房間。
這個房間裡堆滿了各種書籍,都是周北從集裝箱,船上房間裡面找出來的。
其中關於糧食種植,蔬菜種植,水果種植的書,有超過二十套,並且除了中文版,還有英語版,法語版。
這些都是根據船上運輸的種子,要送給非洲黑叔叔的。
英語版和法語版的周北不用拿,只把三套六十本書提到了船頂。
隨後,他帶著一根早已準備好的撬棍,來到了第三個船艙處。
船上的儀器並沒有損壞,但是一切都是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