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太過於直白,就連周北這個官場小白也有些受不了。
可是李基就這樣一本正經地說出來,卻讓人感動不已。
周北長舒了一口氣,感覺來到應天府後就烏雲密佈,壓抑不已的心透進了一絲陽光。
“大人請放心,北雖受影響,但並無不臣之心,只想過安生日子。”
李基扭頭看了周北一眼,露出了溫暖的笑意。“你我之間其實很像,都是隻能做孤臣之人。我不能與其他大臣結交,你也不能!”
“北明白。”
兩人一同接受檢查後,走進了皇宮武英殿,周北一直將他送過了內河。
皇帝還沒有來,但是內閣大臣們與女官們已經準備好上朝。
看到周北的身影,內閣孫承恩跟身邊的王守仁說道:“那位應該就是陛下新封的雲山伯吧?”
王守仁盯著兩人的身影走過了橋,周北又轉身回去才開口說道:“陛下原還說讓我們考量一番他,現如今卻又將他與我們隔離,顯然這中間出現了偏差。”
首輔毛紀聽到他們的對話,笑道:“很顯然,陛下原本欲將他往朝臣方向培養,如今見過之後改主意了。”
孫承恩道:“或許他並無治才,陛下會讓他入真理教吧。”
王守仁沒有說話,內心卻不甚認同。
若只是技術人才,往科研學者方向培養,陛下絕不會防範甚嚴。
也許,會往內臣方向培養吧。
大明朝的官員四權分立,但議會的人員是抽調各方面的典型人才,可以不用分類。
民政官員的規模最大,無論民生,經濟,都是這些大臣掌管,被稱作朝臣。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員,獨樹一幟,被稱作法臣。
而軍隊一直掌握在皇帝與勳貴手中,俗稱軍將,也被分作軍臣。
除了這些人,還有一類人在大明有巨大的影響力,卻屬於皇帝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