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謎題,我現在暫時不能解,稍後我一起說。”
劉大人當然不會催她,微微頷首,坐回椅子上,繼續聽她說話。
宋道凉從小廝的托盤裡接著酒在繼續喝,神色很輕鬆。
葉文初繼續往下說。
“毒藥的事,我們放一放。我現在說我來京後,處理的第一粧大案,我相信雖過了一年,但大家一定還是記憶猶新。”
舒世文問她。
“是紅臺案?”
葉文初笑著說著說是。
“紅臺案的兇手和被害人,去年已經說過了,今天重點不是案子的本身。而是關於這個案子另外一個事,那就是紅臺案裡的紫薇蓮鬥陣。”
“紫薇星是帝星!而紅臺案裡的陣做的局是個迷局,迷局是為困,克困,迷惑!”她說著,忽然看向宋道凉,“宋先生,我說得對嗎?”
宋道凉頷首:“你說的很對!”
這個解釋,就是宋道凉告訴她的,那也是她第一次見到宋道凉,案子結束後,周邊百姓告訴她,宋道凉是京城的大儒。
她自此認識了宋道凉,隨即讓姚子邑到崇德書院拜師。
“在這個案子裡,我從主犯劉姚氏的口中得知,這個陣法,是一個道觀給她設的。”
底下有人發出了不解聲,大家都知道,京城附近沒有道觀。
“可京城沒有道觀,登記在冊的一共有十六間廟宇。但是劉姚氏告訴我,京城有十七間廟,這隱匿的不見首尾的廟,就是這個懂得設陣的道觀。”
張超然他們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事,也是驚訝。
“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第十七間廟的說法。”葉文初繼續說,“在那以後,我又查到一案,本與紅臺案不相干,但我在兇手劉培的屋簷下,看到了三隻白色的燈籠。”
“而這個白色的燈籠,我依稀在劉紅臺位於蓮花村別院的屋簷下也看到了。第一次見到我不覺得有問題,只是奇怪為何掛個單數。”
“直到這次見到,我才留意到。”
舒世文問她,屋簷掛三隻燈籠,你認為是信徒的標誌?
葉文初點頭,因為兇手劉培也是一位神叨叨的迷信者。
“去年,宮中阮婕妤的外家,阮氏兄弟合共八口,在年三十被姚先陽封堵煙囪,害死在家裡。”葉文初道,“阮家的屋簷下,也掛著三隻燈籠。”
“我也是在這時,真正對三隻燈籠,關注並認定他有問題,至於為什麼,這要和阮家案子的細節有關,這又是一個謎團,稍後我們再說。”
大家聽著,並不急著問,因為都曉得葉醫判說案子的習慣。
“殺阮家八口的,主犯是韓國公世子姚先陽。而我在抓姚先陽的時候,遇見了很多黑衣蒙面的男子協助他。而姚先陽也說,在這些黑衣人中,有一個叫杜平的人,這個人幫助他做了很多事,並在姚家出事後,也幫助他迅速逃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