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星即將結束在美國的旅行。他按照趙歡的建議確定下一站訪問瑞典,因為諾貝爾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龍星在機場和趙歡分手後,就登上了飛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班機。
龍星從空中俯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城市中柔和鮮豔的暖色帶來了家園的溫暖氣氛。
在波羅的海冷冷深藍和皚皚白雪的包圍中,米黃、橘紅、淡粉、磚紅等色彩與寒冷環境形成了互補。
傍晚時候的陽光的折射,使夜空透出淡藍微光,與建築的色彩相映襯,有一種夢幻般的美好。
龍星透過資料瞭解到: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首都,市區人口86.4萬。
地處波羅的海和梅拉倫湖交匯處,因此被稱為
“北方威尼斯”。1463年,斯德哥爾摩被定為瑞典的都城,並逐漸發展成為瑞典的第一大城市。
有瑞典王宮、皇家歌劇院、皇家話劇院、議會大廈以及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等中世紀的建築。
龍星選擇兩個景點:諾貝爾故居和瑞典皇宮。諾貝爾故居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里。
1894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裡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
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已經不復存在了。
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儲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之後,這裡已成為一遊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
每年一度在這裡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
“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紀念館裡保留著諾貝爾生前活動的照片、他獲得的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諾貝爾獎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龍星覺得諾貝爾還是有世界格局的,他設立諾貝爾獎的目的是促進全海傑科技的發展。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
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
龍星透過講解員的講解知道:諾貝爾是傑出的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企業家。
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其中以一種火藥製作炸藥的發明最為聞名,他不僅從事研究發明,而且進行工業實踐,興辦實業,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鉅額財富。
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好的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
並於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週年時首次頒發。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由國王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
龍星參觀諾貝爾故居後,覺得諾貝爾非常偉大:他非常聰明,有許多的發明創造;他也是偉大的企業家,既能夠將自己的發明轉化為生產力,又能夠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諾貝爾更偉大的是透過設立諾貝爾獎促進世界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諾貝爾比一般的科學家、文學家或其他的社會名流要偉大得多。他處於更高的層次,可以俯視科技界或社會其它領域的傑出人物。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