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中,北洋艦隊的核心力量
“定遠”
“鎮遠”兩艦遭到聯合艦隊的重點圍攻,
“鎮遠艦”上計程車兵在管帶林泰曾的率領下,一邊沉著冷靜地抵禦著幾艘日軍軍艦的瘋狂圍攻,一邊伺機向敵艦發起進攻。
黃海海戰歷時5個小時,北洋艦隊損失了
“致遠”等4艘軍艦。但
“鎮遠艦”的官兵齊心協力、不怕犧牲、勇敢戰鬥,加之船體堅厚,所以只是受了輕傷,仍具有相當的戰鬥力。
這使日軍聚殲北洋艦隊於黃海的戰略企圖未能實現。黃海海戰後,
“鎮遠艦”隨北洋艦隊在旅順口軍港整修後移駐在威海衛軍港,參加了威海衛保衛戰。
1894年12月18日,
“鎮遠艦”在駛進威海北口時,被礁石擦傷多處。經修月餘,仍不能出海參戰,管帶林泰曾愧疚難當,自殺身亡。
在威海衛保衛戰中,由於北洋艦隊株守在威海衛港內,喪失了抗敵登陸的有利戰機,最終全軍覆滅。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鎮遠艦代理管帶楊用霖等幾位高階將領死不降敵,自殺殉國。
戰後,北洋艦隊殘存的包括
“鎮遠”在內的十餘艘軍艦全部成為日軍的戰利品。此後,鎮遠艦的主錨,作為
“戰利品”被日本陳列在東京上野公園,直至抗日戰爭勝利後,它才被歸還中國。
這隻飽經滄桑、重達4噸的鐵錨,現今在軍事博物館近代戰爭館展出,作為近代歷史的見證。”龍星的夫人說:“觀看風景,硬是搞成了政治課。你真是一個教書匠。”女兒說:“許多著名的景點都是既有美麗的自然風景,又有生動的人問景觀。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這才是旅遊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