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星在後來結識了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畢業的一位研究生,他曾經在一家文學期刊擔任編輯工作。
他叫齊珊高,瘦高二個子,一雙濃密的劍眉,很有文學青年的風範。龍星在一次閒聊的的時候,說:“齊兄既然在文學期刊做編輯,一定認識一些著名的作家。你能否介紹幾位認識一下。”他說:“我剛剛入職這家編輯部,尚未認識本省有名的作家。等有機會,我一定介紹你認識。”三個月後,他打電話給龍星,說:“我剛剛解釋本省著名作家,她叫胡麗,你有興趣認識嗎?”龍星說:“很好。你先弄兩本她寫的小說,我們先閱讀一下,也瞭解一下她的基本情況。以便在拜訪她的時候,我們能夠得體的進行交流。”齊珊高就弄了一本她寫的小說集交給龍星。
龍星仔細閱讀了胡麗的小說集,對其中的兩篇小說很有興趣。其中一篇的標題為《絕代佳人》。
龍星以為寫的是一位極品美人,其實寫的是知青的生活。其大概內容是,幾個知青在休息的時候覺得很無聊,就一起準備步行到另外的一個知青點。
因為迷路,到傍晚都沒有到達目的地。她們問一個放牛娃。才找到一個知青點。
知青點卻只有一位漂亮的女知青。她們透過交談,知道其它的人已經離開這個知青點回城了。
只有她還在這裡,她叫龐愛霞。見天色已晚。龐愛霞就到旁邊菜園踩著青椒、韭菜和茄子。
就用這些曹樂一個菜,住了一鍋飯。不知道是因為龐愛霞的廚藝出色,還是餓得太狠了,她們覺得味道好極了。
當晚回到自己的知青點就睡了。過了兩天,她們又去找龐愛霞。她卻不在哪裡了。
進過打聽。有人說龐愛霞知青中的優秀代表,曾經到齊腰深的水田插秧,得到過表彰。
後來就在勞累中死了。有的說她剛剛離開這個知青點回到城市裡去了。
她們回到自己的知青點,大家都知道龐愛霞的名字,但是都不知道她到底到哪裡去了。
後來,知青們都回城了,有的有了自己的事業。當她們重新聚集到一個知青朋友創辦的餐廳吃飯的時候。
她們都提到自己最喜歡吃的一道菜的時候,她們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龐愛霞給她們做的那道菜,就命名為絕代佳人。
龍星又瞭解了一些胡麗的一些情況。他約齊珊高一起取拜訪胡麗。龍星買了兩瓶紅酒,齊珊高買了一盒茶葉就去胡麗家。
三個人相互寒暄了之後,一起就坐。齊珊高介紹了龍星的基本情況。胡麗說:“你能夠一直堅持文學創作,我很欣賞。如果你願意,可以將你的小說稿留給我,讓我看看。”龍星說:“很榮幸能夠拜訪您。您的小說《絕代佳人》令人回味無窮。我至今還在想龐愛霞到底到哪裡去了?”胡麗哈哈大笑:“你算是很有文學品位的人了!我認為我的創作中這篇小說是很有特點的。龐愛霞其實就是一個符號,就是對知青生活的永遠的懷念。”龍星說:“我現在明白了。她永遠活在知青的心裡。”胡麗說:“你的領悟能力很強,一定會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