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星儘管在初級中學畢業後就被迫離開了自己物理學家的夢想。但是,他始終對物理學抱有濃厚的興趣,從來就沒有真正放棄對物理學的摯愛。
他在讀中等師範的時候還專門自修了高等物理學。在自修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幾個興趣點:宇宙到底是怎麼來的?
意識到點是怎麼產生的?如何實現星際航行?人類未來的命運會怎樣?
外星人到底在哪裡?他在中等師範畢業後就到教初級中學任教,他最想教的課程就是物理學。
然而,在他長達近四十年的教育中,幾乎教了所有的課程,甚至有體育和音樂。
他就是沒有教過物理學。他現在想來覺得這簡直是命運之神在給他開玩笑。
正如魚兒喜歡吃蚯蚓,就是上不了岸,貓兒喜歡吃魚就是下不了水一樣!
自學大學物理學後,龍星的許多世界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他讀初中的時候幻想遨遊宇宙,那時認為太陽是永恆存在的,地球的生命是可以永續繁衍的,宇宙雖然浩瀚無邊,卻是可以暢遊的。
學習高等物理學後,他赫然發現:太陽只有100億年的壽命,目前已經燃燒了46億年,它已經到了中年期;當太陽將變成紅巨星的時候,地球上的生命都會毀滅,地球作為宜居的星球其實只有不到二十億年的歷史。
不知道那個時候的人類將一句何處?要是人類可以依據外星球,那麼一定有外星人比我們進化的早,他們應該來過地球。
可是,人類為什麼沒有辦法發現他們呢?當他了解到宇宙也要毀滅的時候,他對生命的意義有了全新的思考。
後來,他又接觸到平行宇宙論、多維世界理論,這些奇思妙想讓他著迷。
可是,他的周圍很少有相同興趣的人。他只有透過網路、書刊來了解這些內容。
接觸多了,瞭解多了,理解就自然深刻了。其中就有一些作品對龍星有極其深刻的影響:《星際迷航》讓他知道了人類可以透過曲速引擎遨遊宇宙;《平行宇宙論》告訴他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宇宙中以不同的形象存在;《三體》則透過多維世界中不同級別的宇宙文明的複雜和兇險龍星是一個聯想極其豐富的人。
既然他有很多這些方面的素材的積累,他就結合自己的哲學思想和對社會的理解,決定創第三部小說。
它將是關於人類命運的探索和對人生意義的揭示,彙集哲學、物理學和文學的宏大的作品。
小說分三個部分:走出地球、返回地球和探索宇宙的的最根本真相。這部小說與一般的科學幻想小說不同,它具有極其深奧的哲學思考和人性的思考。
因此龍星希望發揮巨大的創作熱情,讓小說充滿激情。讀者將會饒有興趣,自然也會受到感染。
龍星為小說設計的篇幅很長,而每一個章節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它希望讀者被牢牢吸引,而且讀者群會人來越大。
假以時日,這些讀者群會慢慢彙集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政治家。他們也和龍星一樣思考人生的意義、人類的未來、宇宙的本質等等這些深遠而又深奧的問題。
最後,上升到哲學層面的思考將是: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那麼在短暫的一生有什麼意義呢?
宇宙都會毀滅,推動人類進步的行動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