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拎著兩隻雞回到驢車旁邊,將雞拴在了驢車上。
其他人都還沒有回來。
趙三喜則是在各個攤位那裡穿梭著。
看他的笑容,應該收穫挺豐富的。
有根剛剛賣出去一個柳條框子,看著驢車上旳兩隻雞,一陣的驚訝。
“你買雞了?多少錢?”
“哦,十五斤的糧票。”
聽到周小川說出來的價格,他感覺自己的後槽牙都疼啊。
成年的母雞一邊都是有價無市。
大部分的老鄉寧願抱兩隻小雞,慢慢養大,也不怎麼願意花錢買。
但是十五斤的糧食,有時候真的能救命。
同樣的,一般人也捨不得把家裡的母雞拿出來賣。
除非特殊情況。
不過這個不是他的東西,他也不好說什麼。
沒過一會其他人都紛紛回來了,手裡或多或少的都拿著一些東西。
李國盛看到驢車上的母雞,得知是周小川買的。
他便笑道:“小川,回去搭個夥唄。”
周鳳蘭聞言白了他一眼:“這明顯是買回去下蛋的好嗎?再說了,你拿什麼東西搭火。”
李國盛聞言悻悻的笑了笑。
周鳳蘭看著那兩隻雞,腦子一轉,對著剩下的幾個人說道:“我們允許養兩隻,要不要去看看?這樣以後也能天天有雞蛋吃!”
“哎,可以啊。要不去看看?”李國盛聞言便一臉的同意。
“別去了,除了野雞,集市就這兩隻母雞了。小川這兩隻雞應該是拿全國糧票換的吧?”
張愛軍在旁邊阻止了幾個人。
最後的話是對著周小川問的,顯然意思就是他之前也是詢問過。
只是沒全國糧票而已。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正好家裡給我寄了點糧票,我就給買了。”
其他人聞言都是一陣的羨慕。
能出來做知箐的,都是家裡有不少的孩子。
在定量制約的情況下,都是隻能勉強吃飽。
聽到沒有那麼多賣母雞的,其他人也就熄滅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