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和尚看到被題寫在紙上的那句詩,竟沒有感覺到多麼狂妄。
只覺得外鄉人大人理應如此。
而他,跟隨著外鄉人的腳步,也即將踏入更加光明的未來。
周圍士子對餘明川有忌憚,也有妒恨。
自古文人相輕,莫過於此。
文會結束後餘明川與山蟲居士很快就被放行了。
謝嚴在叛軍中的地位顯然非同小可。
餘明川現在明面上是因謝嚴賞識而被提拔的散人,所以只要身處朝堂之上,便會被自動的劃入謝嚴一派。
暗地裡則是與謝嚴一齊加入了叛軍。
捋一下他的身份,也就是朝廷的人偽裝成散人,加入叛軍後又要裝成朝廷的人。
好夢之主×
套娃之主√
他已經可以想象到在接下來反覆橫跳的生活了。
當今廟堂之上,主持大政的有“保皇派”和“求法派”。
如果這是一個正常的古代華夏世界,“求法派”的名字一聽就是取“革新求法”的寓意。
但在這裡,“求法”的意思卻大有不同。
是求取法術,尋仙問道的意思。
求法派們野心勃勃,發現自古王朝最多存三百年後,便想要透過引進修行者做官來鞏固大魏的國運。
謝嚴作為“求法派”的代表性人物,反對“保皇派”的傳統科考,並且開新科目,把道經與四書五經同列。
道家學說一時成為顯學,與傳統的儒學交相輝映。
佛經則在前朝因為“滅佛”運動,經典不傳,衰敗至今。
不過此方世界的道門與他前世的道教多有不同。
舉個例子,道經裡“道可道,非常道”的官方譯本是“不可名狀”。
道經的官方譯本上,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道法自然”幾個字。
他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個時辰,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三個字是“克蘇魯”!
道祖,儒聖的畫像明明是水墨畫,卻有一種浮水的油畫質感。
不知道佛像的繪圖是不是這樣。
不過餘明川想起了在寺廟裡見過的壁畫,樣式還是傳統的佛像壁畫。其上的圖案畫主要有藻井圖案、椽間圖案、邊飾圖案等。
可以說,除了佛祖和菩薩的武器不太對勁外,還是很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