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之下,做菜也做不出什麼花樣來。
就只是把肉簡單的煮了煮,然後放了點鹽進去。
鹽還是那種粗鹽,在陳年看來這種鹽帶著一點苦味,但現在這種條件陳年也不挑了,能吃上肉就算不錯了。
又弄了些小菜,煮了一鍋粥。
“來來來,吃飯吃飯!”
“我沒有都做了,還留了些,等著過年的時候吃。”宋三笑著說道。
陳年也挺開心的,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就過什麼樣的生活,雖然不太習慣,但每天能吃上這些粗茶淡飯其實就已經不錯了,要知道現在還有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
弄好之後,宋三又弄了一個小碗在裡面倒了一點豉汁。
也就是這個時期的醬油。
陳年則是將溫好的酒從爐子上拿下來倒了兩碗。
肉被宋三切成了薄薄的片,看起來頗有些李莊白肉的意思。
等到宋三先動了筷子之後,陳年這才嚐了一口。
入口之後豬肉的腥臊之味還在,但這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普通人買的豬肉並不是那種精心處理過的,而且也沒有那麼多的香料可以去掩蓋味道,但肉畢竟就是肉。
上面肥的不多,主要是已經被宋三揭下來,打算過後煉點兒油,也能放到過年的時候去吃。
“來來來,爹,我敬您。”陳年說著雙手端起酒碗來喝,宋三輕輕碰了一下,然後放在嘴邊嘬了一口。
雖然味道很淡,而且酒精味不足,口感也十分粗糙,但還是那句話,這個時期的普通人能喝上酒就已經不錯了。
“好酒,我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沾過酒味了。”宋三滿意的嚥下肚之後,又夾了一塊肉,蘸了蘸料汁送入口中,大口的咀嚼了起來。
吃著吃著陳年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他之前沒考慮到的。
那就是自己現在認了宋三當爹,許二妮當娘,可自己的名字叫做陳年……
如果按照習俗的話,自己豈不是要改名字變成宋年了?
但還沒等到陳年說出這個問題,宋三便先說了出來:“兒子啊,說起來你以前是哪兒的?怎麼跑到這裡來當叫花子了?而且我以前也沒有見過你啊?”
“爹,我以前是在巴蜀那邊的,但家裡出了些事情,我就一個人流落在外了,但是沒有了家之後,人生地不熟的我也不知道該去哪兒,想著長安有錢人多,就算討飯也好討一些,所以就一直往北走,走著走著就走到了永安縣,然後被您撿了回來。”陳年說道。
而宋三也沒有懷疑,畢竟現在像陳年這樣的人太多了,當今的啟朝又逐漸呈現出衰落之勢,越來越多的人吃不上飯。
很多人都選擇背井離鄉。
“你以前是叫陳年,以後也就叫這個名字吧,不用改姓了,有些東西咱們自己知道就行,而且你也不小了,不能強求你忘了以前的爹孃,要是以後你能娶一房媳婦兒,最好能生兩個兒子,一個姓宋,一個姓陳,這樣一來兩家就都能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