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酸的不能吃。
太涼的不能吃。
太油膩的也不能吃。
煙不能碰,酒不能沾。
所以平常吃飯的時候基本都是一些清淡的,連肉菜都很少見。
而大鍋菜隔三差五還是有肉菜的,因此有時候這大鍋飯比小灶的伙食還要好。
當然,下來之後就說不準了,畢竟那些唱戲的角兒平常都是需要保護嗓子的,中藥、水果等等這也是不小的開支。
尤其是班主,每天沒事做的時候都要在嘴裡含梨片。
非常講究。
班主的名字叫做,李富春,這名字是祖上傳下來的,李富春的祖上一直都是唱崑曲的,而傳的兩個字是李()春。
現在戲班子裡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李富春帶出來的,又是徒弟又是自己的孩子。
這個時期就是如此。
師父之所以是師父,那便是如師如父。
現在外面並不是真的在唱戲,而是在進行著練習。
想到這裡,陳年起身穿好衣服,準備去廚房裡面做飯。
由於廚房只有陳年一個人,所以從採購到清洗、處理食材,做飯都得一個人完成,不過好在這會吃飯的都是不用上臺唱戲的,大鍋飯而已,做熟了,好吃點就行,也不用做多麼精美的菜。
畢竟唱戲的有規矩是唱戲之前不能吃飯,否則嗓子會變聲。
但也不是所有的戲班子是這樣,就像是陳年以前就知道有些唱京劇的唱戲之前必吃大肘子,還有的在唱戲之前必須要喝酒。
不過,在春雨班規矩就是如此。
到五點左右的時候戲班子就要開始準備登臺演出了,然後這一唱就要到最少十點鐘之後,有時候戲長的話,甚至要唱到凌晨才能結束。
畢竟唱戲一旦開口就不能暫停。
老祖宗的規矩便是戲比天大。
八方聽客,一方凡人,七方鬼神。
一旦定下了就不能停,不管有沒有人聽。
來到廚房之內,這裡的廚房倒是挺大的,收拾的乾乾淨淨,鍋灶中午做完飯之後都已經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