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定下之後,阿彩吃過湯圓之後就回去了,顯然覺得自己在這一年不斷的接近之下多少還是讓喬老爺子對自己認可了一些。
之所以如此做,她也不是非要想求喬老爺子做什麼事,而是為了讓有些人知道自己其實和喬老爺子的關係不錯,在打自己主意的時候多考慮考慮。
就算日後萬一真有什麼要緊的事求到了喬老爺子頭上,礙於日常相處的情面也能請求老爺子出手幫幫忙,或者說一兩句話。
由於今天過後光榮飯店就要休息,而且兩天之後喬老爺子就要坐船回國,所以在這天上午的時候,喬老爺子特意和陳年一起做了許多湯圓。
一開始喬老爺子打算用包的,因為在南方這東西就是叫湯圓,需要把餡料先做好,然後再把糯米混合著水活成麵糰,最後再把餡料包進裡面,然後用手揉搓變成圓滾滾的樣子。
而北方一開始這這種東西叫做元宵,是滾出來的,是要先把餡料調好,然後再放到室外讓其凍住,最後再切成一個一個的小塊兒,最後蘸了水放進鋪滿糯米粉的蘿筐裡開始滾。
步驟相對於南方來說要繁瑣許多,但是一次可以滾出很多的元宵。
不過在這南北差異之下,湯圓和元宵的味道其實也有所區別,由於製作工藝的不同,元宵的口感要比湯圓略粗。
而且在煮過之後,元宵的湯會更濃,表皮鬆軟,但是餡料就比較有嚼勁了。
所以,相比之下北方的湯圓就會更加綿軟一些。
知道這其中的區別主要還是由於陳年之前在北方上過學,在第一個寒假過後,正月十三開學,但在正月十五的時候,他們的導師特意把幾個關係還不錯的學生都叫到了自己家裡,然後一起做元宵來吃。
從那時起陳年就覺得自己這個專業沒有選錯。
不過現在既然是在光榮飯店之內,就要遵循喬老爺子那邊的風俗習慣,過年吃湯圓,而且那些湯圓基本都是用手包的。
不過除了吃湯圓之外,喬老爺子還特意熬了一大鍋雞湯。
餡料就只有黑芝麻和花生兩種。
這讓陳年多少有些不太習慣,因為他在北方的時候那邊基本都是吃餃子的,冬至吃餃子,過年吃餃子,結婚吃餃子,過生日吃餃子,除了端午節和正月十五元宵節,其它只要是個節日就要吃餃子。
而他還是第一次經歷過年要吃湯圓的。
畢竟除了北方之外,自己在四川也從小到大都沒有聽說過有特定的節日吃餃子,往往都是想吃就吃。
當然以前在大夏的時候並沒有湯圓這種東西。
在做好之後,很多人來這邊吃飯聽說有湯圓,基本都會選擇要一碗湯圓,然後再來一碗雞湯,反正價格也不貴,甚至比平時吃飯還要稍微便宜一些。
“恭喜發財啊,喬掌櫃!”
“祝喬掌櫃明年也生意興隆。”
“祝喬老爺子來年也身體健康,祝阿年早日找個漂亮老婆。”
進來的客人基本上每人都會說一句漂亮話,而喬老爺子和陳年也會一一的回給他們,大家一起沾沾喜氣。
等到這些湯圓都賣的差不多了,喬老爺子專門留下一些他們自己來吃,在吃中午飯的時候,喬老爺子特意叮囑道:“阿年,我已經都安排好了,到時候阿華安排人每天過來給你送東西,雞啊魚啊什麼的,你有什麼想吃的就和他說,不用不好意思,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