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鬼才信陳年說的,運氣好和稍微會一點點這種話。
你這水平要是稍微會一點點的話,那其他人做出來的那都不能叫菜了。
之後這些人去美滋滋的吃陳年所做小灶飯菜的事情無需過多描述。
當他們把這幾道菜端走之後,陳年一個小時前做的梅乾菜燒肉也差不多好了。
開啟鍋蓋之後,只見鍋內的湯汁濃郁,撲入鼻間的是梅乾菜獨特的幹醇香味以及濃郁肉香。
做這些菜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下料要足,如果不捨得下料的話,那這些菜就算做出來也不會太好吃,當然調料也不能太多,畢竟梅乾菜本身就帶著鹹味。
而梅乾菜也有著許多種類和口味,湖北那邊多以芥菜葉子或芥菜乾來做,而四川在做梅乾菜的時候較為特色的就是有些地方會往裡面加一些豆豉和辣椒,使得口味變得濃香微辣,而湖南所制的梅乾菜則會帶著一股煙火味兒。
客家梅乾菜同樣是非常有名的他們經常會選擇用芥菜來做,他們會等到菜園子裡的芥菜出苔之後,取起菜心出來晾掛幾日,待上面的葉子變軟之後放進盆內撒鹽,用手反覆揉搓,隨後便放入陶罐之中,過一段時間取出曬乾,至此口味便會變得鹹酸微幹,並且還有一些特殊的香味。
而崑山這邊的梅乾菜做法和紹興那邊有些類似,只是比那邊的要稍微甜一些,但是材料做法比較多樣,有芥菜乾、油菜乾和白菜乾等,陳年知道南京那邊也經常用油菜來做。
只不過當時陳年在詢問同學的時候,對方就說是青菜,搞得陳年差點都急了。
青菜是啥菜啊?綠菜葉子的不都是青菜嗎?
可對方一口咬定就是青菜沒錯。
最後還是陳年看了圖片,才發現那就是油菜,只不過他們那邊叫這個就是青菜。
但春雨班的廚房裡的梅乾菜是用芥菜乾做的,不管是味道和口感都很對陳年的眼緣。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讓陳年在如此多種類的梅乾菜中遇到了這一種。。
而且不同地區對於梅乾菜的做法也不一樣,有些地方用梅乾菜主要是做梅菜扣肉的,而有些地方則是做梅乾菜燒肉。
尤其是在江浙一帶每年的年夜飯當中必會有這一道梅乾菜燒肉。
隨著香味不斷的撲鼻而來,陳年不禁看向鍋內鍋內的那些梅乾菜,由於長時間的燉煮已經把鍋裡的湯汁以及豬肉上面熬煮出來的油脂吸的滿滿的,整個舒展開來。
梅乾菜的乾脆、紅燒肉的肥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顏色上梅乾菜雖然看起來烏漆麻黑,但是那些肉卻晶瑩剔透,二者的搭配可謂是是天作之合,陳年不禁心裡感嘆發明這道菜的人可真他孃的是天才。
這道菜完全就是屬於那種賣相一般,但是吃起來賊拉下飯的那種。
找了一雙筷子又找了個空碗,夾了一塊肉還帶著一些梅乾菜,作為廚師,炒好菜之後自然是要嘗一嘗的。
將這一塊兒裹著梅乾菜的肉送入口中,甘鮮與肥美的雙重味道在舌尖不停纏繞盤旋,這奇妙的反差反而衍生出十分驚豔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