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楊篪擎心中卻又涼了半分,他留下來其實也是想嚐嚐文思的手藝的,沒想到是陳年動手。
雖然每次遇到陳年會打招呼,而且在桃園的時候也會請陳年喝茶吃點心。
但那都是想要讓文思答應下來的手段。
陳年經常給天寧寺送豆腐,若是不經意間能在文思面前說幾句關於自己的好話,說不定文思就會同意自己。
楊篪擎想要讓那道菜出現在自己的酒樓之內,並不是只望著賣錢,而是一次來作為一種宣傳手段。
試想,製作難度如此之高、觀賞性如此之強,就如同山水畫一般,每天還是限量。
能吃到這道菜,完全就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別人沒有,只有自己這裡有。
如此一來,如意樓的也會更加出名。
商人都是逐利的。
名氣為他帶來的利益遠比賣一道菜帶來的要多,而且因此帶來的人脈關係,那才是比黃金都要珍貴的。
但陳年才不管那些。
這一次正好帶來了剛熬製好的素高湯給文思嚐嚐。
陳年把豆腐卸下來之後便開始熟練的做菜。
切配菜、切豆腐,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陳年一邊切豆腐,一邊和文思聊著做菜方面的技巧和一些知識點,這段時間他們聊的基本都是這些,如何能讓菜做的更好吃。
楊篪擎聽的一知半解,而且他也壓根沒有聽進去!
因為,他現在全部的視線都在陳年的手上!
這刀工、這豆腐的程度!
他看向陳年的眼神都變了!
如果之前只是把陳年當成一個工具,那現在他嚴重的陳年就像是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
若是能把陳年拉攏過來!
現在他無比慶幸自己當初交好陳年這個決定。
而且說起來,自己攏共才花了不到二十兩!
這對於一個貧民百姓來說很多,但是對於楊篪擎只能說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