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邦邦的床板,略微有些酸味的被單。
陳年就這麼躺著。
他啥也不知道。
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也不知道是什麼年代。
直到樓道里有一個粗曠的聲音在唱著:“夜上海,夜上海……”
“這大概是,上海?”
是了,上海的蔥油拌麵還是很出名的。
南方雖不以麵條見長,但海派蔥油拌麵卻是上海人最難捨棄的味道,別小看了這一碗沒有任何碼子的麵條,做好了比調味繁雜的臊子面更令人叫絕。
說起來,陳年當初也吃過一次很好吃的蔥油拌麵,當時還是在大學的時候,有一個上海室友就在宿舍偷偷給他們做了一份蔥油拌麵。
結果因為太香,被剛好路過的宿管大媽聞到了味道。
結果就是三人份的蔥油拌麵被迫變成了四人份。
宿管大媽從男生宿舍離開的時候還說以後要是想吃麵可以去她那裡。
她那裡有鍋,不怕跳閘。
只可惜那個時候基本上已經臨近畢業了。
而且當時那個舍友還說自己做的蔥油拌麵只能說是一般,他們家館子裡做的那才叫好吃。
不過陳年過後也沒有機會再去。
在新的這一段記憶中,陳年得知現在自己住的地方是自己租來的,筒子樓,公共廁所,就連打水也要去公共的就在廁所外面的水房。
這些東西陳年都不在意了,反正這房租也很便宜,自己剩下的錢還能住半年的。
起床端著盆去滿地溼漉漉的水房洗了臉,洗了頭,然後又接了一盆水,往腳上一倒。
冰涼的感覺襲來。
從腳後跟直衝天靈蓋。
回去換了一身乾淨衣服,然後揣好錢出門。
分辨了一下方向便朝著市中心的方向走去,雖然沒來過這裡,但陳年每走一段就找個路人問問百樂門哪裡。
陳年對這個時代的上海瞭解不多,但是關於百樂門還是知道的。
因為在電影,電視劇裡面見過。
一路上,男人身穿吊帶褲,梳著中分油頭或者背頭路過,這在陳年看起來油的都能炒菜的造型,無疑是這個時期最潮的打扮。
女人也是穿著洋裙、旗袍,戴著一頂小洋帽,踩著高跟鞋蹬蹬蹬的行走著,身材曲線盡展,絲毫不顯疲態。
偶爾路過的無軌電車上面載著各種各樣的人。
長衫,短衫,西裝,學生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