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年,消停了兩年的董卓再次出手。
朝堂上,董卓一行人肆無忌憚,階下兩旁,一側立有百官,一側全部被董卓及其心腹佔住。
“啟奏聖上,丞相董卓,多年來為漢室江山鞠躬盡瘁,其忠心可鑑,臣請旨,陛下當升遷丞相官職,儒以為,加封丞相為太師才適宜。”
李儒站在階下,俯身參拜,口中之言頓時將朝堂驚顫,一眾大臣頓時沸沸揚揚,嗡嗡聲亂作一團。劉協坐在那裡,似乎是木然了,眼光不斷在朝堂掃過,見到一個個大臣神情各異,卻無一人敢出言反對,不由的心中慘然。
“準了!”一個嘶啞的聲音響起,聲音空寂,渾然不似一個少年之人所說之言。
李儒卻是習慣了,聞言面無表情,一切皆在其掌握之中,沒有什麼可喜之處。
“聖上不可,為朝廷盡忠那是老臣應該做的,老臣心中,漢室江山為重,四百年朝政中,從未有過太師一職,臣愧不敢受。”這一次,卻是董卓那破鑼嗓子吼開,將穹頂震動,顫顫有音。
劉協心中不屑:又是這一套,面上卻是裝出疑惑之色,轉著頭看著李儒。
李儒再拜:“聖上,丞相勞苦功高,若是不能封賞,豈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臣以為,太師之職,非丞相莫屬。”
劉協眼眸深處,不屑之色更見濃郁,眼光掃過朝中百官,目露嘲諷之色:“也是,除了丞相無人可以勝任,來人,擬旨,丞相為國多年,功勞甚重,今加封其為當朝太師,詔令天下。”
“皇上有旨……”劉協身邊,一個小黃門出列,聲音尖銳,拖的長長道。
階下百官大臣,除去董卓外,頓時跪了一地。
“董相國為國操勞多年,功勞甚重,今加封其為當朝太師,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董卓聽完,忍不住就在朝堂之上,哈哈大笑起來,顯得張狂無比。
劉協氣的臉色發青,卻是不敢多言,朝政,不歡而散。
自此之後,董卓自號為“尚父”,出入皆用天子儀仗,後封其弟董旻為左將軍、鄠(hu)侯,其侄子董璜為侍中,總領禁軍。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盡皆封侯,甚至連遠嫁諸葛瑾的董青,也被封作列侯,董氏一門,風光達到鼎盛。
其後,選在長安城外二百五十里處,修建郿塢,役使民夫二十五萬人,聲勢浩大。
此時距離諸葛瑾上表,過了有三兩個月,這一日,董卓府中,得到細作回報的李儒再次走入。董卓自打回了長安之後,萬事皆交給了李儒打理,自己只顧淫樂,不思進取,對李儒也疏遠了許多,此次若非是諸葛瑾之事,董卓幾乎將李儒此人給忘卻了。